[实用新型]展示车展示平台收折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7496.1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方智勇;唐明;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7/00 | 分类号: | A47F7/00;A47F5/10;A47F5/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展示 车展 平台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展示车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展示车的展示平台收折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展示车展示平台收折机构包括侧板和底板,其中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侧边相铰接。当展示车处于行驶状态时,侧板处于收起状态,以便正常通行。当展示车停车、展示时,侧板绕其下端的铰接点向外翻转,最终呈水平状态,并通过支撑腿支撑在地面上,进而充当摆放展品的展示平台。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结构主要存在如下两个缺陷:
1、由于侧板的面积较小,当它放下充当展示平台时,能够用于摆放展品的展示面积也相对较小,这样就显得有点局促,进而影响展示效果;
2、由于户外展示时天气情况多变,为了遮阳和挡雨,侧板放下时一般需要在侧板的上方搭设一个顶棚,而展示完后又要将顶棚拆掉,以便展示车顺利通行,操作复杂、费力,劳动强度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展示车展示平台收折机构,以有效扩大展示面积,同时方便地实现遮阳和挡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展示车展示平台收折机构,包括前围板(1)、后围板(2)、顶板(3)、底板(4)和侧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3)由固定顶板(3a)和活动顶板(3b)构成,其中活动顶板(3b)的一个侧边与固定顶板(3a)铰接,活动顶板(3b)的另一个侧边与所述侧板(5)上端固定连接,该侧板位于所述前、后围板(1、2)之间;在所述侧板(5)的前、后部均分别设有一块支撑板(6),该支撑板与前围板(1)相平行,且前部的支撑板(6)通过支撑座与第一液压缸(7)的伸出杆铰接,该第一液压缸(7)的缸体通过支座与所述前围板(1)的后板面铰接,而后部的支撑板(6)通过支撑座与第二液压缸(8)的伸出杆铰接,该第二液压缸(8)与所述第一液压缸(7)对称设置,且第二液压缸(8)的缸体通过支座与所述后围板(2)的前板面铰接;
在所述侧板(5)的内侧设置第一、二内侧板(9、10),该第一、二内侧板(9、10)的上端相铰接,而第二内侧板(10)的下端与所述底板(4)的侧边相铰接,该侧边位于所述活动顶板(3b)的同一侧;在所述第二内侧板(10)下端的前部设有前支撑座(11),该前支撑座与第三油缸(12)的伸出杆相铰接,而第三油缸(12)的缸套与前固定座(13)相铰接,该前固定座(13)设在所述底板(4)下表面的前部;当展示车展示时,所述侧板(5)和活动顶板(3b)向上翻起,而所述第一、二内侧板(9、10)绕各自的铰接点向外翻转,最终形成摆放展品的展示平台,且第一、二内侧板(9、10)通过支撑腿(Z)支撑在地面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当展示车停车、展示时,先控制第一油缸(7)和第二液压缸(8),使所述侧板(5)和活动顶板(3b)向上翻起,侧板(5)最终呈水平状态,从而充当原来的顶棚,起到遮阳和挡雨的作用。然后,控制第三油缸(12),使第二内侧板(10)绕下部的铰接点向外翻转,并通过手动方式使第一内侧板(9)也绕其铰接点向外翻转,最终形成摆放展品的展示平台,且第一、二内侧板(9、10)通过支撑腿(Z)支撑在地面上。由于第一、二内侧板(9、10)拼接起来的面积比传统结构中的侧板大很多,这样就能大幅增加展示平台的展示面积,改善影响展示效果。完成展示后,先将支撑腿(Z)收起,放入展示车的裙箱中,然后将第一、二内侧板(9、10)收起,最后控制侧板(5)和活动顶板(3b)向下翻转、复位,以便展示车顺利通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大幅增加展示平台的展示面积,改善影响展示效果,而且可方便地实现遮阳和挡雨,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构思简单,易于实施,适于大推广推广运用。
在所述第二内侧板(10)下端的后部设有后支撑座(14),该后支撑座与第四油缸(15)的伸出杆相铰接,第四油缸(15)与所述第三油缸(12)对称设置,而第四油缸(15)的缸套与后固定座(16)相铰接,该后固定座(16)设在所述底板(4)下表面的后部。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油缸(12和15)与所述第二内侧板(10)相连,进而可靠地保证连接强度。
所述前支撑座(11)和后支撑座(14)设在第二内侧板(10)侧面的下端,该侧面靠近所述第二内侧板(10);在所述第一内侧板(9)下端的前、后部均设有滚轮(17),该滚轮(17)与对应的支撑座(11或14)之间形成滚动副,这样就能防止第一内侧板(9)和第二内侧板(10)直接发生刚性碰撞,有效避免噪音和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7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