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扰流套管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6730.9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2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创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0 | 代理人: | 吴宝仪 |
地址: | 511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扰流套管换热器属于热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配合热泵实现制冷、制热的扰流套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普通的套管换热器包括外壳、底座、进水口、制冷剂出口、出水口、制冷剂进口、铜管组成,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上设置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换热器内部设置有铜管,铜管呈螺旋状放置在换热器内部,普通的套管换热器由于内部的制冷剂流动空间大,且没有阻拦,使得进入换热器中的制冷剂流程过短,从而造成进入换热器的两种换热介质(水和制冷剂)无法充分换热,换热的面积减小了,降低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制冷剂流程,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的扰流套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扰流套管换热器包括外壳、底座、进水口、制冷剂出口、出水口、制冷剂进口、铜管组成,外壳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外壳上设置有制冷剂进口和制冷剂出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在换热器内部设置有铜管,铜管呈螺旋状,在铜管上设置肋片。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设置在铜管之间, 肋片放置在铜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设置在铜管之间, 肋片固定在铜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呈半圆形状,或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也可以是其它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在铜管之间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的数量是一个以上,一个以上的肋片间隔设置在铜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肋片可以是一段半圆形状,或一段弧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量间隔三段或多段铜管间安装肋片。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增加制冷剂流程,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肋片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外壳1、底座2、进水口3、制冷剂出口4、出水口5、制冷剂进口6、铜管7、肋片8。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扰流套管换热器包括外壳1、底座2、进水口3、制冷剂出口4、出水口5、制冷剂进口6、铜管7组成,外壳1上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5,外壳1上设置有制冷剂进口6和制冷剂出口4,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2,在换热器内部设置有铜管7,铜管7呈螺旋状,在内部铜管7之间设置肋片8。肋片8设置在两段铜管之间,肋片8呈半圆形状。可以根据换热器的换热量间隔三段或多段铜管间安装肋片8。由于在换热器内部的两段铜管之间设置肋片8,不仅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制冷剂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从而增加了换热器中制冷剂的流程,使得进入换热器的两种换热介质(水和制冷剂)能够充分换热,换热的面积增大了,也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如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铜管7上设置肋片8,肋片是一段半圆形状,肋片的两端焊在铜管7上,半圆形状的一段肋片,有效减小了换热器内部制冷剂流动的空间,同时起到了一定的扰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6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结垢冷凝塔
- 下一篇:一种U型换热管辅助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