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泵喷射式制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6650.3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明;陈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19/02 | 分类号: | F25B19/02;F25B27/00;F25B4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式 制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泵喷射式制冷机。
背景技术
喷射式制冷技术是一种热能驱动的制冷技术,靠液体汽化来制冷,与压缩式制冷技术相比其主要优点是只需要消耗很少的机械能,能够直接利用热能作为驱动能源,具有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如图6所示,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一般包括发生器13、蒸发器18、冷凝器15、循环泵16、节流元件17和喷射器14。传统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制冷温度较高,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低,很难满足高品位制冷的需求。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CN100434834C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蒸气喷射式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循环泵、节流阀、主喷射器和辅助喷射器,发生器产生高压制冷剂工作蒸气,由主喷射器去引射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气,循环泵输出高压制冷剂液体,通过辅助喷射器引射从主喷射器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气,从它的一个扩压器出口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回到发生器中,从另一出口出来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进入冷凝器凝结,产生的制冷剂液体分两路,一路由循环泵增压后送入辅助喷射器,另一路通过节流阀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上述制冷循环系统解决了如何提高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装置很难应用于低品位低温热源的回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101464070B的专利文献也公开了一种喷射式低温制冷机,其发生器高压出口分别与低沸点工质气体喷射器的一个入口和高沸点工质气体喷射器的一个入口连接;低沸点喷射器出口经第一回热器、第二冷凝器、第二回热器及第一节流阀连入精馏部件入口;精馏部件高沸点工质出口的一路连入液体喷射器入口,液体喷射器出口经工质泵及第一回热器连入发生器入口,另一路经第二节流阀连入高沸点喷射器另一个入口,高沸点喷射器出口支路经第一冷凝器连入液体喷射器另一入口;精馏部件低沸点工质出口经第三节流阀连入蒸发器入口,蒸发器出口支路经第二回热器连入低沸点喷射器另一个入口。上述装置能够有效利用低品位低温热源,实现喷射式制冷机的小型风冷化,运行稳定,节能效果好。
但是上述制冷循环系统中需要利用泵从低压的冷凝器向高压的发生器输送液体。泵是传统喷射式制冷系统中唯一的运动部件,需要消耗机械功或电能。同时由于泵这个唯一的运动部件的引入,导致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可靠性大大降低,约束了喷射式制冷系统的适用范围,同时增加了设备的初投资。
如何取代的喷射式制冷系统中的泵,使其完全利用热驱动,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V.M.Nguyen等人提出利用冷凝器与发生器的高度差产生的工质的静压力由冷凝器向发生器供液的喷射式制冷机,该设备存在设备体积庞大的缺点。S.B.Riffat等人提出利用毛细现象向发生器供液的热管型喷射式制冷机,该设备存在可达到发生压力低的缺点。Jacek Kasperski提出利用系统旋转产生的向心力向发生器供液的制冷系统,该设备由于旋转本身需要大量的机械功,可行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泵喷射式制冷机,该制冷机仅利用一个三通阀的切换就可以实现从低压的冷凝器向高压的发生器的流体输送,避免使用输送装置泵,降低了制冷剂的运行成本,使得该制冷剂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一种无泵喷射式制冷机,包括发生器、第一喷射器、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三通阀、第一储液罐和第一单向阀;所述的三通阀包括端口I、端口II和端口III三个端口;其中,冷凝器设置的高度高于第一储液罐设置的高度,第一储液罐设置的高度高于发生器设置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喷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与发生器的工质出口连通,引射流体入口与蒸发器的工质出口连通,喷射出口与冷凝器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的节流元件的工质入口与冷凝器的工质出口连通,工质出口与蒸发器的工质入口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端口I与冷凝器的工质出口连通,端口II与第一储液罐的工质入口连通,端口III与发生器的工质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储液罐的工质出口与第一单向阀的工质入口连通,第一单向阀的工质出口与发生器的工质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6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型膨胀阀动力头的封口装置
- 下一篇:橡塑太阳能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