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急指挥车带KVM装置的操作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5736.4 | 申请日: | 2012-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莫渝鹏;方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N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指挥 车带 kvm 装置 操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急指挥车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应急指挥车上的带KVM装置的操作台。
背景技术
应急指挥车是城市中,当发生任何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火灾、传染病、重大交通事件、重大恐怖活动、公共设施故障或事故、公共安全紧急救援等等)时,能获取第一手现场信心,对现场进行实况采集和传输的指挥车。KVM装置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机的控制装置,集液显器、键盘、鼠标于一体的设备,传统的应急指挥车的车厢内装有操作台,但是目前KVM装置在应急指挥车上的安装方式为:在应急指挥车的车厢的侧板上安装标准机架,再将KVM装置通过滑轨安装在机架上,这样人们操作时需要将KVM装置从机架上拉出,正面打开液晶显示屏,然后坐在机架的旁边操作,但是,这样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操作人员要面对液晶显示屏就需要面对机架的方向坐着,这就与车行驶的方向不一致,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另外这种安装方式也占用很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大大节约空间、方便操作的应急指挥车带KVM装置的操作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急指挥车带KVM装置的操作台,包括操作台本体(1)和KVM装置,所述KVM装置包括KVM控制盒(4)以及相互铰接的KVM主机(2)和液晶显示屏(3),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台面上设有凹槽(1a),在该凹槽(1a)的后侧壁上设有沉孔(1b),所述KVM主机(2)和液晶显示屏(3)安装于凹槽(1a)中,且当液晶显示屏(3)和KVM主机(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液晶显示屏(3)的顶面与操作台本体(1)的台面齐平,所述KVM控制盒(4)位于沉孔(1b)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KVM控制装置集中设置在操作台上,取消了标准机架的安置,大大节约了空间,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只需要坐在操作台前,将液晶显示屏展开后便可操作,合上后与台面齐平,与操作台面成为一体,不影响操作台面的正常使用;提高系统集成度;有利于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的灵活设计,掌控;使操作更人性化,更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数据线的接入,所述凹槽(1a)的外侧壁上设有数据接线头(5),该数据接线头(5)位于靠近KVM控制盒(4)的位置,所述数据接线头(5)通过导线与KVM控制盒(4)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液晶显示屏的打开,所述液晶显示屏(3)的前侧板上设有显示屏拉手(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方便KVM主机的取出,所述KVM主机(2)的前侧板上设有主机拉手(7)。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制造成本低,大大节约了空间,有利于结构工程师对整体结构的灵活设计,掌控;使操作更人性化,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屏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急指挥车带KVM装置的操作台主要由操作台本体1和KVM装置等部件组成,所述KVM装置包括KVM控制盒4以及相互铰接的KVM主机2和液晶显示屏3,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操作台本体1的台面上设有凹槽1a,在该凹槽1a的后侧壁上设有沉孔1b,所述KVM主机2和液晶显示屏3安装于凹槽1a中,且当液晶显示屏3和KVM主机2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液晶显示屏3的顶面与操作台本体1的台面齐平,所述KVM控制盒4位于沉孔1b中。所述凹槽1a的外侧壁上设有数据接线头5,该数据线接头5位于靠近KVM控制盒4的位置,所述数据接线头5通过导线与KVM控制盒4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屏3和KVM主机2的前侧板上分别设有显示屏拉手6和主机拉手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57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辊皮膜轧花机
- 下一篇:密集烤房排湿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