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膨胀圈压入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948.9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2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膨胀 圈压入治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膨胀圈压入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行业中压入膨胀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气锤压入,此方式优点主要是设备简单,造价低,但此种压入方式易造成膨胀圈压入不到位存在品质隐患,且操作工人劳动负荷大。另一种方式为使用油压设备压入,此种压入设备造价要稍高些,但膨胀圈的压入尺寸稳定,一般不会出现膨胀圈压入不到位,对于压缩机的品质有所保证。
油压设备在压入膨胀圈时需使用一种冲头来固定膨胀圈,这种冲头俗称PLUG。目前压缩机行业中在使用油压设备压入膨胀圈时都需要人工手拿PLUG,操作顺序为:拿起PLUG—膨胀圈套入PLUG—将PLUG放到固定座上—油缸主轴冲击固定座—油缸压入回位后拔出PLUG—循环以上操作顺序。在此操作过程中,如果人员将PLUG放置的过于歪斜就会出现膨胀圈压入不良,严重的会将压缩机内部的缸体压变形,从而导致压缩机卡死,存在品质隐患;另在膨胀圈打入后经常出现PLUG拔不出来的现象,需要用硬体敲击PLUG,如PLUG不能顺利拔出会直接影响生产效率,且在敲击的过程中存在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膨胀圈压入治具。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压缩机膨胀圈压入治具,其包括压入冲头与固定座,压入冲头安装在固定座上并能相对于固定座活动,固定座连接膨胀圈压入主轴。
上述压入冲头包括用于套入膨胀圈的柱形体与方形承压底座,柱形体垂直设置在方形承压底座的中心位置处,上述固定座包括形状呈扁平圆柱体状的基座,在基座的底面设置圆形凹槽,膨胀圈压入主轴的自由端插入圆形凹槽中固定,在基座的顶面设置U形件,在U形件的开口端设置顶盖,U形件与顶盖构成一顶面留有条形口的长方体结构,压入冲头安装在固定座上时,方形承压底座内置于长方体结构中,柱形体从条形口中伸出。
进一步的,在压入冲头的下部轴心处安装弹簧柱塞,弹簧柱塞的下端抵住基座。
更进一步的,在U形件的左右两边对称设置弹簧柱塞,在顶盖上以及U形件与顶盖相平行的一边上对称设置调节螺栓,在调节螺栓上配备一防松懈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将压入冲头安装在固定座上,并将固定座与油压设备的膨胀圈压入主轴固定连接在一起,这样在压入膨胀圈时,不再需要操作人员不断的拿放压入冲头,只需将膨胀圈 套入位于压入冲头前端的柱形体上,双手按下启动按钮即可,膨胀圈压入后油压设备的膨胀圈压入主轴会带动固定座及压入冲头一起退回到原位置,不再需要操作人员用手拔出,有效解决了膨胀圈压入过程中存在的品质隐患,同时可减少原人员劳动负荷50%,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膨胀圈压入主轴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入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座与顶盖固定后的侧视图;
图5为固定座与顶盖固定后的俯视图;
图6为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入冲头,101-柱形体,102-方形承压底座,103-柱孔,2-固定座,201-基座,202-圆形凹槽,203-U形件,204-条形口,205-定位孔,3-膨胀圈压入主轴,4-顶盖,5-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压缩机膨胀圈压入治具,其包括压入冲头1与固定座2,压入冲头1安装在固定座2上并能相对于固定座2进行适当活动,从而可在压入膨胀圈时根据压缩机吸气口的位置进行自动导向调整,防止膨胀圈压入不良。固定座2连接油压设备的膨胀圈压入主轴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未经瑞智(青岛)精密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39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谷抢收及暂存车
- 下一篇:一种剪刀刀片平面打磨设备的自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