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时钟弹簧焊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747.9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3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吉;刘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亿新大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H01R4/02;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时钟 弹簧 焊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汽车内时钟弹簧的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时钟弹簧是汽车气囊中电器旋转连接器,是方向盘与气囊两个部件之间可靠性连接的电流传输器件,一般常安装于车辆的方向盘下方。它主要由柔性扁平电缆、做相对转动的壳体、线束(导电引出线)和接插件等组成。在方向盘左、右的旋转动作中,以保证驾驶员前安全气囊、喇叭开关等电器部件正常的电路连接。
因为主气囊要随方向盘转动,要保证方向盘往左或右打死时,时钟弹簧不能被拉断,在安装时,除了保证时钟弹簧的连接线束要留有余量,要保证方向盘向一侧转到极限位置而不被拉断。还要保证时钟弹簧的焊接稳固、可靠。而在现有的方法中,一般采用焊锡连接,或者是电流焊来进行时钟弹簧的焊接。这样法保证焊点牢固耐,对产品的电气性能的一致性有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钟弹簧焊接结构,该结构有效确保焊接部位接触良好,解决了焊接不良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时钟弹簧焊接结构,该结构能够提高时钟弹簧的焊接稳固性,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时钟弹簧焊接结构,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的各种汽车时钟弹簧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时钟弹簧焊接结构,该焊接结构包括有焊接头和接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头和接触头,至少一个具有焊接区域,且所述焊接区域内设置有凹凸形状的嵌合接触面。通过该嵌合接触面使焊接头和接触头能够紧密结合,且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保证焊点在时钟弹簧使用过程中不变形,保证了焊接质量和产品质量,避免了焊接不良和接触不良的问题。
所述焊接头的底部,对应接触头的一面上具有焊接区域,且所述焊接区域内具有锯齿状接触面;同时,所述接触头的表面,对应于焊接头的面具有焊接区域,所述焊接区域也具有锯齿状接触面。
所述焊接头的焊接区域,其锯齿状接触面具有复数个突出的焊接锯齿,且焊接锯齿均匀排列,呈一个方向;所述接触头的焊接区域,其锯齿状接触面也具有复数个突出的接触锯齿,所述接触锯齿与焊接锯齿呈反方向均匀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焊接头和接触头能够更稳固地结合,焊接更牢固。
所述焊接头,其焊接区域的背面具有焊头压痕,所述焊头压痕为螺纹状、波浪状、锯齿状的任意一种,以能够更好地焊接。
所述接触头,其焊接区域的背面具有底座压痕,所述底座压痕为螺纹状、波浪状、锯齿状的任意一种,以能够更好地焊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1. 解决了焊接不良的问题,保证产品质量。2. 大大减少生产第一线的原料浪费。3, 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接触不良,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的各种汽车时钟弹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纵向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横向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时钟弹簧焊接结构,该焊接结构包括有两个接头:一个是焊接头1,另一个是接触头2,焊接头1通常采用ABC线铜片,接触头2则采用五金导电片。
焊接头1和接触头2均具有焊接区域,焊接头1的焊接区域位于焊接头1的下表面,且该焊接区域内具有凹凸形状的嵌合用锯齿状接触面12。接触头2的上表面也具有焊接区域,在该区域内,也具有凹凸形状的用以嵌合的锯齿状接触面22。通过锯齿状接触面使焊接头和接触头能够紧密结合,且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保证焊点在时钟弹簧使用过程中不变形,保证了焊接质量和产品质量,避免了焊接不良和接触不良的问题。
具体地说,焊接头1的锯齿状接触面12上具有复数个突出的焊接锯齿,且焊接锯齿均匀排列,呈一个方向;同时,接触头2的焊接区域,其锯齿状接触面也具有复数个突出的接触锯齿,所述接触锯齿与焊接锯齿呈反方向均匀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焊接头和接触头能够更稳固地结合,焊接更牢固。
在焊接头1的上表面设置有焊头压痕11,该焊头压痕12为螺纹状。
在接触头2的下表面具有底座压痕21,底座压痕21为锯齿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亿新大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双亿新大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3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细纱机的吸风管
- 下一篇:一种锭子的气缸离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