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带电子电路的插头插座的节能超小型开关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42854.X | 申请日: | 201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正;郑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M3/335;H01R13/6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电路 插头 插座 节能 超小型 开关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带电子电路的插头插座的节能超小型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家电用电设备在家庭使用越来越普及,对用电设备的保护以及在用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对人生财产安全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漏电保护插座能对用电设备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开关电源就要是针对家庭用智能型带漏电插座或插头而设计。
普通的漏电插座里面的电子元件的供电电源一般采用阻容降压,功率大约在1.5瓦左右,工作电流在7个毫安。它只能单一执行一次漏电保护功能,且可靠性不高。如果还用这种方式供电采用单片机检测多功能控制的话这时的工作电流最小需要100毫安,那么漏电插座自身消耗的功率最小也在20瓦以上,这对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社会的电力资源更是极大地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节能的用于带电子电路的插头插座的节能超小型开关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带电子电路的插头插座的节能超小型开关电源,包括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开关电路、降压电路、稳压滤波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整流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整流电路的正极还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整流电路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和电阻R4与自激振荡电路并联;所述降压电路包括变压器B1,激振荡电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缠绕在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上,变压器B1的次级绕组与稳压滤波电路缠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电源电路内设置特制的变压器来实现电路的降压,使电路的功率大大降低,最大功率不超过0.8瓦,进入待机工作功耗不超过0.4瓦,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设置为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互相并联的桥式整流器D4和滤波电容C4,交流电经过桥式整流器D4整流和滤波电容C4滤波后向自激振荡电路和开关电路输出直流电。采用桥式整流和电容滤波将交流市电转化为直流电。
本实用新型具体设置为所述稳压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2、极性电容C3、稳压二极管D7,变压器B1的次级绕组与二极管D2阳极串联,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于极性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7连接,极性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7相互并联。变压器降压后的电流经过稳压滤波电路得到稳定的电流供用电电路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体设置为开关电源还包括保护电路,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2、电阻R2,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2和电阻R2相互并联,并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保护电路与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并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是一种电源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自激振荡电路、开关电路、降压电路、稳压滤波电路和保护电路,整流电路包括互相并联的桥式整流器D4和滤波电容C4,交流电经过桥式整流器D4整流和滤波电容C4滤波后向自激振荡电路和开关电路输出直流电,自激振荡电路包括串联的电容C1和电阻R1,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电阻R4,整流电路的正极通过电阻R3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整流电路的正极还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整流电路的负极通过电阻R4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和电阻R4与自激振荡电路并联,降压电路包括变压器B1,激振荡电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均缠绕在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上,变压器B1的次级绕组与稳压滤波电路缠绕,稳压滤波电路包括二极管D2、极性电容C3、稳压二极管D7,变压器B1的次级绕组与二极管D2阳极串联,二极管D2的阴极分别于极性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7连接,极性电容C3和稳压二极管D7相互并联,保护电路包括二极管D1、电容C2、电阻R2,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容C2和电阻R2相互并联,并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保护电路与变压器B1的初级绕组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路美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