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智能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2123.5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闽榕;李予温;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予温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H04W1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120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北斗 卫星 系统 互联网 联网 计算机 智能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计算机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卫星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智能模块。
背景技术
互联网(INTERNET,又译因特网、网际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而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是基于特定的终端,以有线或无线(IP/3G/GPS)等为接入手段,为集团和家庭客户提供机器到机器、机器到人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对生产过程/家居生活监控、指挥调度、远程数据采集和测量、远程诊断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计算机应用是实现物联网的内部条件,而物联网的实现更离不开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物联网和物流的全球现代化,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是由美国研发的全球定位系统。由于物联网的发展将导致“虚拟”的数字网络与实际的物理系统相连接,这将关系到包括我国国民经济命脉的方方面面,甚者由于其涉及到与实际物理/地理环境连接,则可能涉及到国土安全问题,因此其安全问题在其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物联网具有三个重要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2、可靠传递,通过各种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因此要真正实现物联网,需要信息采集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信息远程传输技术、海量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等相互配合和完善。
当前基于美国GPS定位系统的物联网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的互联网的风险与隐患:互联网服务在各个环节面临的风险依然存在,但随着实体系统的连接,将导致“高价值目标点”的转移,以往那些尚不会引起攻击者兴趣的环节可能成为他们新的关注点,进而更多地暴露目前已经存在于信息系统中的漏洞;
2. 新的攻击手段:随着新的攻击目标的出现,特别是“目标价值”的提高会导致攻击者加大在攻击方式研究方面的投入,大量的新型攻击手段出现,而这些攻击方式大多是尚未被深入研究过的;
3. 实体系统的风险:随着实体物理系统被网络连接而带来的针对这些物理系统的新风险,尤其是与目前各种管理制度的冲突、管理制度的缺位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4. 个人隐私面临的风险:涉及个人隐私的大量信息由物联网的传感节点被采集、传输和散布,其中不仅仅包括普通公民,也可能包括涉密人员和从事敏感工作的人员;
5. 联合服务带来的风险:跨域、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物联网服务所需要的信息共享带来的新风险,包括采用协同保密等方式来保障信息的私密性等;
6. 系统回收和事后数据处理的风险:由于大量采用自动生成或自动采集信息的传感系统,各种信息会被不断地生成、传递、存储,不管是否有人监管,因此各种“冬眠”项目或“已死亡”项目的传感器及其生成的数据的控制与管理将是一个可预见的巨大风险,随着监管人员与项目的“脱钩”,数据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基础设施中的未知风险:目前大量中高端传感器是进口的国外产品,这些产品自身的(有意或无意生成的)安全漏洞几乎没有被认真研究过,此外大量的物联网项目,尤其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基础的电力、水利、交通等项目将不可避免地采用云计算技术,而其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也是主要掌握在IBM,SUN等美国厂商手里,大量的国民经济敏感信息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卫星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智能板模块,本发明基于PCI-E总线接口的计算机智能板(如图一所示),则是利用我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定位系统,图二为智能模块内部线路连接原理图。使用本发明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监管控制有着积极的保护作用。本发明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家及地方的能源、交通、仓库、物流、基础设施、办公等行业,也可以广泛应用于党政军办公和专用涉密计算机的应用。针对以上这些重点应用领域和高风险聚集领域,通过采用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提高互联网、物联网中的安全使用条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基于卫星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智能模块,包括智能板,智能板上集成有北斗模块、传感信息处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智能板通过板内总线控制各模块之间的互连和数据的传输,智能板通过PCI-E总线与计算机各部件相连接和数据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予温,未经李予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21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滑沙袋
- 下一篇:自锁两件式一次性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