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线换盘专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643.4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王慧峰;郑英;郑树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德源欣茂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33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漆包线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漆包线换盘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漆包线需求量的逐年增长,特别是家用电器及微型马达、变压器等在漆包线的需求上呈稳步上升的势头,偏小规格漆包线的用量也随之上升。在漆包线的生产操作过程中,现存在着两个较凸出的问题:
其一是0.16mm及以下的漆包线生产中车速较快,目前均达到了200m/min以上,最高可达430m/min。因为行线速度太快,以及现在漆包机存在设计上的不足,机台行线换盘作业时存在着较大难度。为了确保漆包线生产的连续性,现大都用双面胶辅助进行换盘。此种操作方式虽然实现了漆包线生产的连续性,但由于使用了双面胶,会导致胶轴底部有1-2层的漆包线会被双面胶粘住而不能使用,造成了漆包线使用者的抱怨和不必要的浪费。故如何解决漆包线轴底余线的问题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
其二是在漆包线生产的前期阶段,进行涂漆前的带线作业时,存在着分线难的问题。特别是生产0.50mm以下的较细规格漆包线时,相邻道次的铜/铝线会在烘炉出口形成交叉或并线,由于线细且线表温度较高,难以用手分开,从而导致操作效率偏低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进行快速分线作业,同时又可有效防止手被烫伤等问题成为我们研究的另一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漆包线换盘效率及安全性能的漆包线换盘专用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漆包线换盘专用工具,其为一杆体,所述的杆体的一端成形为锥形状,另一端设有U形体。
优选地,上述的U形体与杆体一体成形。
优选地,上述的U形体的一侧延伸为弧状体。
优选地,上述的弧状体的弧形底端与杆体接近或相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使用时,将预换的新轴的轴底边缘粘上小面积单面胶纸,换盘启动时,通过本专用工具将运行中的漆包线从已卷满的收线胶轴拉入新轴的粘好胶纸缝隙中粘住,借助调整运行的线的惯性,漆包线在卡入的瞬间被拉断,拉断的一端被新轴轴底边缘的胶纸固定,漆包线继续运行并卷绕于新轴上,实现漆包线生产的连续运转。本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通过其,可有效的提高漆包线换盘效率及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 本实用新型的分线示意图;
图3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换盘专用工具,其为一杆体1,该杆体1的一端成形为锥形状11,另一端设有U形体12,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U形体12与杆体1一体成形;且,U形体12的一侧延伸为弧状体13,弧状体13的弧形底端131与杆体1接近或相接触。
使用时,参考图2所示,利用该专用工具的杆体1一端的锥形状11,可以实现带线时的分线功能。
参考图3所示,在本专用工具用于换盘时,首先,将预换的新轴2的轴底边缘粘上小面积(长*宽为7mm*25mm)单面胶纸,换盘启动时,通过本专用工具将运行中的漆包线A从已卷满的收线胶轴3拉入新轴2的粘好胶纸缝隙4中粘住,借助调整运行的线的惯性,漆包线A在卡入的瞬间被拉断,拉断的一端被新轴2轴底边缘的胶纸固定,漆包线A继续运行并卷绕于新轴2上,实现漆包线生产的连续运转。
本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通过其,可有效的提高漆包线换盘效率及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德源欣茂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德源欣茂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6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立方泡沫块切割机
- 下一篇:窗玻一体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