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内设置圆柱形腔体的固定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096.X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3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全;丁宝维;张梦华;杨鹏;范丛峰;王者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06 | 分类号: | B01J8/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朱小晶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设置 圆柱形 固定床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床反应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壳体内设置圆柱形腔体的固定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领域的不断深入,化工生产中的气固催化反应已越来越多。对于气固催化反应体系,反应热效应很大,必须利用换热介质来移走或供给热量。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是一种能提供热交换的反应器,其在气固催化反应领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且趋于成熟化、大型化。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传热的均匀性由载热体在反应器壳程内是否分布均匀及其流动状态决定。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764474公开了一种常规式的管壳式反应器。该反应器反应管中填充催化剂,所述的反应管的管径为40~50mm。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4354C公开了一种多层管壳式反应器。该发明在壳体内用一个中间管板将反应器分为两个不同温度的反应段,2个反应段分别与两个热媒循环段连接。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209401A公开了一种壳程多腔式固定床反应器。该发明在壳体内沿轴向设置两个壳程挡板,将壳体分为三个腔体,在腔体内设置折流板,使管间热交换介质的流动形式为错流兼平行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壳体内设置圆柱形腔体的固定床反应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壳体内设置圆柱形腔体的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其壳体内沿上下管板设置圆柱形腔体,其包含上封头管箱以及下封头管箱;上封头管箱、下封头管箱分别与上管板、下管板焊接连接。
所述的反应器在圆柱形腔体与壳体形成的环腔内设置反应管,反应管与上管板、下管板密封连接。
所述的上管板、下管板与反应器壳体焊接连接。
所述的反应器壳体外壁上设置半圆形上环腔、下环腔。
所述的上环腔通过上管嘴与上环腔相连。
所述的下环腔通过下管嘴与下环腔相连。
所述的中间圆柱形腔体设有折流挡板。
所述的折流挡板为圆环形。
所述的反应器在上封头管箱内物料进口处设置物料分布器。
所述的反应器在上封头管箱、下封头管箱上设置一个物料进出口。
所述的上环腔、下环腔在靠近反应管侧上的壁上设置m排圆形小孔。m为大于等于3的奇数。
所述的上环道、下环道为圆形管道,在上环道、下环道上设置一个供载热体进出的接口。
所述的上环道上均布n个管嘴与上环腔连接。n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所述的下环腔上设置k个管嘴与下环道连接。k为大于等于2的偶数。
所述的下环腔与下环道连接管嘴在载热体由此流出时,向下倾斜30~45 度。
所述的反应器壳体内沿上下管板设置圆柱形腔体,将反应器壳体分为两部分。在圆柱形腔体与反应器壳体形成的环形通道内布置反应器列管,在该列管区域设置折流挡板。圆柱形腔体内不布置反应列管,避免载热体在壳体中心部位形成沟流,防止壳体中心部位产生的温度不均情况。
所述的圆柱形腔体在与上下管板焊接处设有少量半圆形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上环道、多个上环道与上环腔连接管嘴,下环道、多个下环道与下环腔连接管嘴的设置,使载热体均匀进入到上、下环腔内,避免了流体在环腔内分布的不均匀性,同时避免了上环腔、下环腔壁上开孔不适造成的载热体不能均匀进入到反应器壳体内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圆柱形腔体内不设置反应列管,避免载热体在壳体中心部位形成沟流,防止壳体中心部位产生的温度不均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气固催化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一种气固催化反应的固定床反应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圆柱形腔体壁上下端开孔示意图;
图4上环腔、下环腔开孔示意图;
图5A折流板示意图一;
图5B折流板示意图二;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物料分布器,2上封头管箱,3上管板,4上环腔,5上管嘴,6上环腔,7中间圆柱形腔体,8折流挡板,9反应管,10壳体, 11下环腔,12下管嘴,13下环腔,14下管板,15下封头管箱,16半圆形小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壳体内设置圆柱形腔体的固定床反应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理工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0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硝基甲烷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反应釜的自动投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