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128.4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还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B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树脂 组合 联动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降解树脂组合物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降解塑料的开发应用,在塑料的快速降解,塑料的减量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已引起许多人的兴趣,人们希望通过对降解塑料的开发应用,解决日益严重的废弃塑料垃圾及废弃塑料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以及降解塑料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又不断引导人们研究新的更适用的降解塑料以及可靠性强、效率更高的生产降解塑料的设备,从而提升塑料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水平。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可降解塑料的挤压、造粒等。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是95121178.1,实用新型名称是可生物降解的淀粉树脂组合物,制备该组合物的方法及设备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可生物降解的淀粉树脂组合物的设备;其包括高速混合器、失重式计量喂料器、控制系统、双螺杆挤出机和造粒设备,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中的螺杆沿轴向依次形成喂料区、熔融共混区、共混剪切区、共混捏合区、塑化推进区以及增压挤出区,其中的喂料区和增压区包括多个螺旋块,熔融共混区、共混剪切区、共混捏合区、塑化推进区包括多个捏合块及少量的螺旋块,每个区中相邻捏合块之间的夹角>0°;因此,该双螺杆挤出机具有大功率、高转速、大扭矩、大剪切力,物料容量大,物流间隙小,长径比大,物料在其中停留时间较长并因而能充分混融等优点。然而,存在的问题是:一套设备对应一组生产,并且需要配备人员进行操作;生产量需求大的情况下,则需要多套设备同时进行生产,不能实现连续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提升塑料工业化生产的需要。专利申请号是200510100239.7,实用新型名称是一种密封胶的自动化连续生产装置系统及方法;该装置系统中采用的双螺杆挤出机机组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双螺杆挤出机经冷却器串联组成,物料进入第一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预混合,然后脱气并经冷却器冷却得到基料,基料进入下一台双螺杆挤出机内进一步混合分散;因此,在该连续生产装置系统中,串联的两台双螺杆挤出机的作用在于更好的混合;当生产需求量大时,同样需要多台装置同时进行生产,并没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生产,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靠性强、效率更高的能实现连续生产的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包括管链输送机、若干双螺杆挤出机、若干存储容器、若干输粒泵、水箱、输送流槽以及脱水机;所述若干双螺杆挤出机的进料口分别与管链输送机相连,出料口与所述若干存储容器一一对应相连;所述若干输粒泵的进口与若干存储容器一一对应相连,出口分别与输送流槽相连;所述水箱分别与所述若干存储容器相连;所述脱水机设置在所述输送流槽的末端。
优选的,所述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还包括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出水口与水箱相连,进水口与脱水机的出水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集水箱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
优选的,所述输送流槽的轴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5~30°。
优选的,所述输送流槽为不锈钢方形槽。
优选的,所述输粒泵为不锈钢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混合后的物料通过管链输送机同时输送至并联的多台双螺杆挤出机,挤压造粒出的粒子分别以水为载送介质通过输送流槽输送至脱水机,脱水后即得产品;真正实现了连续化联动生产,能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作为载送介质的水可循环回收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3、整台生产装置仅需要少数工作人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降解树脂组合物联动生产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输送流槽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双螺杆挤出机,3、存储容器,4、输粒泵,5、输送流槽,6、脱水机,7、管链输送机,8、集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还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还原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