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926.5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东;聂铭君;刘圣波;刘贺;王勇志;刘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吴杰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土壤 墒情 远程 实时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检测和控制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水资源的紧张情况仍在加剧,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燃眉之急,我国更是首当其冲。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北部地区在农、林、园林绿化灌溉等方面的耗水量持续加大,水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节约用水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成为现代农林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土壤墒情的监测又是节水灌溉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如何提供某一地区某一区域的土壤墒情常年监测的详实数据,从而对灌溉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依据,目前还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有待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过量灌溉,节水效果好,可以常年实时测量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土壤温度、水分等土壤墒情数据,为该区域的节水灌溉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的实时监测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若干土壤水分传感器和土壤温度传感器,还包括若干监测基站和一个数据中心,其中,监测基站包括数据采集控制器和与其分别相连的第二GPRS无线通讯模块构和太阳能充电供电模块,监测基站由太阳能充电供电模块供电,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控制器相连,数据采集控制器通过第二GPRS数据传输模块接入英特网;数据中心包括网络服务器和与其相连的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网络服务器通过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接入英特网;数据采集控制器采集土壤温度传感器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测量数据,通过第二GPRS数据传输模块、英特网和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数据中心。
本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每个监测基站包括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3个,土壤温度传感器1个,第一土壤水分传感器与地表的距离为10cm-15cm,第二土壤水分传感器与地表的距离为20cm-25cm,第三土壤水分传感器与地表的距离为35cm-40cm,土壤温度传感器与地表的距离为20cm-25cm。
本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其中所述数据采集控制器采用型号为ATmega128的芯片构成。
本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优点是:由于同时测量土壤的温度和水分,土壤水分传感器分层竖直排列,水平埋放,同时检测和控制多层土壤的水分,可以有效检测地表下30cm范围内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情况,将上层土壤的含水量控制在设定的范围内,保持中层土壤含水量稳定,从而达到灌溉水被植物根系有效吸收而不下渗的目的,防止过量灌溉,节水效果明显。用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查询数据,也可根据设定阈值结合采集数据判断是否给指定用户发送报警短信,快速便捷,实用可靠。系统可以常年实时测量不同地区不同区域的土壤温度、水分等土壤墒情数据,为该区域的节水灌溉策略的提出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有深入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方框图;
图2为传感器埋设示意图;
图3为数据采集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太阳能充电供电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基站式土壤墒情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包括若干监测基站2和一个数据中心1。
其中,监测基站2包括土壤温度传感器22、土壤水分传感器23、数据采集控制器21和与其分别相连的第二GPRS无线通讯模块24和太阳能充电供电模块25。监测基站2由太阳能充电供电模块25供电。土壤温度传感器22和土壤水分传感器23分别与数据采集控制器21相连,数据采集控制器21通过第二GPRS数据传输模块24接入英特网。数据中心1包括网络服务器11和与其相连的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12。网络服务器11经RS-232接口通过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12接入英特网。数据采集控制器21采集土壤温度传感器22和土壤水分传感器23的测量数据,通过第二GPRS数据传输模块24、英特网和第一GPRS数据传输模块12传输至数据中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9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