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附装置及其具有吸附装置的擦玻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39814.X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L1/02 | 分类号: | A47L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项荣;姚垚 |
| 地址: | 21516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 装置 及其 具有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用小家电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吸附装置及其具有吸附装置的擦玻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小块的玻璃,人们一般使用抹布进行清洁擦洗,而大块玻璃以及窗户的外立面,通常使用杆式玻璃清洁擦进行清洁擦洗。然而,用杆式玻璃清洁擦清洁玻璃时,手臂容易疲劳。针对如上问题,出现一种擦玻璃装置,当需要擦拭玻璃时,由外接电源来供电的擦玻璃装置是通过吸盘吸附在玻璃上,并将擦玻璃装置的操作部分放置在待擦拭玻璃的表面进行工作,从而减轻人们的劳动负担。但是,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擦玻璃装置大多通过设置在机器底部的若干个吸盘吸附在玻璃上,吸盘的材质大多是软质材料,如橡胶,硅胶等。这些弹性材质虽然能够使擦玻璃装置很好的吸附,但因其摩擦系数比较大,擦玻璃装置往往因为无法克服吸盘与玻璃之间较大的摩擦力而导致擦玻璃装置在玻璃上走不动,或者运行不畅,影响了擦玻璃装置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装置及其具有吸附装置的擦玻璃装置,减小吸盘与玻璃之间的摩擦,从而保证擦玻璃装置工作时行走通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附装置包含吸盘11,吸盘1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层111和外层112,外层112的硬度大于内层111的硬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吸附装置的擦玻璃装置,包括吸附装置1、清洁单元3、驱动单元4和控制单元5,行走单元2和清洁单元3均设置在擦玻璃装置8的底部,控制单元5分别与清洁单元3和驱动单元4连接,在控制单元5的作用下,驱动单元4控制行走单元2行走;擦玻璃装置通过吸附装置1吸附于玻璃表面,吸附装置1包括吸盘11,吸盘1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层111和外层112,外层112的硬度大于内层111的硬度,内层111与擦玻璃装置8的底部连接,外层112用于密封玻璃表面。
其中,内层111为软质材料,外层112为硬质材料。由于硬质材料的摩擦系数要小于软质材料,因此,在吸附装置1运行中,吸盘11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较小。
进一步地,内层111和外层112为注塑连接。
所述软质材料为橡胶或硅胶,所述硬质材料为塑料POM或尼龙。
内层111嵌入在擦玻璃装置的底部内。
吸附装置1还包括导气管12和真空泵13,真空泵13通过导气管12与擦玻璃装置底部的吸盘11连接。
在自然状态时,吸盘11突出于擦玻璃装置底面的高度比行走单元2突出于擦玻璃装置底面的高度高出距离d。其中,自然状态是指擦玻璃装置对玻璃产生的压力为零的状态,所述距离d为0.5~1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盘中的外层改用摩擦系数较小的材质,以减小吸盘与玻璃之间的摩擦力,并通过增大擦玻璃装置的驱动力的方式,保证擦玻璃装置工作时行走通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擦玻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擦玻璃装置在自然状态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擦玻璃装置控制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吸附装置 2.行走单元 3.清洁单元 4.驱动单元
5.控制单元 8.擦玻璃装置 11.吸盘 12.导气管
13.真空泵 111.内层 112.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擦玻璃装置8为一个单体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吸附装置包含吸盘11,吸盘11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层111和外层112,外层112的硬度大于内层111的硬度。其中,内层111采用软质材料,如橡胶或硅胶等,外层112采用硬质材料,如塑料POM或尼龙。本实用新型的吸附装置的吸盘采用软质层和硬质层结合的方式,能有效减少吸附装置与吸附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能有效扩大该吸附装置的应用空间,如竖直墙面清洁装置或玻璃清洁装置等都可以携带使用该吸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沃斯机器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