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毂合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784.2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1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军;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毂模具。
背景技术
轮毂上模与下模合模过程中,上模与下模有一个定位的过程,现有技术中,完全靠上模与下模自身找准定位,因为上模与下模的定位而造成的模具拉伤、碰伤等造成模具损坏或寿命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合模不当造成的产品变形等不良现象普遍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轮毂合模结构,上模与下模的定位快速准确,以避免因为上模下模的定位而造成的模具拉伤、碰伤等造成模具损坏或寿命急剧下降等,以及由于合模不当造成的产品变形等不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毂合模结构,包括由上模、下模及边模组成的轮毂模具,所述下模设于下模固定板上,所述上模设于上模固定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下平面紧固连接有导柱套,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平面在所述导柱套正下方紧固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套与所述导柱在合模时组成预定位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平面外环的环面上均匀设置至少两根所述导柱,所述上模固定板下平面外环的环面上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对应所述导柱的导柱套,所述导柱套底部设有引导所述导柱插入进行预定位的导柱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为一根台阶柱,导柱上端为小径端,导柱下端为大径端,小径端环外圆周设有至少一条环槽。
作为优选,所述导柱的大径端底部通过紧固件与下模固定板固定,所述导柱套顶部通过紧固件与上模固定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上模板与上机台板采用浮动连接,在铸造时上模与下模通过导柱孔与导柱自找中心,避免重复定位引起的模具拉伤,铝件变形;边模与机台采用插板浮动连接,达到快速装模的要求,同时边模合模时自找中心,达到边模与边模之间合模面尽可能贴合,减少铝件飞边的产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毂合模结构的实施例,包括由上模3、下模1及边模2组成的轮毂4模具,所述下模设于下模固定板11上,所述上模设于上模固定板31上,所述上模固定板下平面紧固连接有导柱套6,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平面在所述导柱套正下方紧固连接有导柱5,所述导柱套与所述导柱在合模时组成预定位结构。所述下模固定板上平面外环的环面上均匀设置至少两根所述导柱5,所述上模固定板下平面外环的环面上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对应所述导柱的导柱套6,所述导柱套底部设有引导所述导柱插入进行预定位的导柱孔61。所述导柱为一根台阶柱,导柱上端为小径端,导柱下端为大径端,小径端环外圆周设有至少一条环槽。所述导柱的大径端底部通过紧固件与下模固定板固定,所述导柱套顶部通过紧固件与上模固定板固定。
上模部分设有导柱孔,下模部分设有导柱,在合模时,首先由导柱孔与导柱配合进行定位,达到自找中心的作用,然后才是上模与下模的配合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了因为上模下模的定位而造成的模具拉伤、碰伤等造成模具损坏或寿命急剧下降等,以及由于合模不当造成的产品变形等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7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锭浇铸专用石墨砖
- 下一篇:金属型重力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