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411.5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1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霖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A61B5/145;G08C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5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zigbee gsm 技术 人体 生理 参数 远程 监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远程医疗监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背景技术
健康是人类永远关心的主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人的健康提出了严重挑战。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远程医疗(Telemedicine)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也开始蓬勃发展。远程医疗监护重点是对病人生理参数进行准确检测、实时处理和数据显示,并通过GSM网络外传到远端的医疗监控中心,使得被监护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自由活动空间,在获得较准确的测量指标的同时,免除病人在家庭与医院之间奔波的劳苦;此外,对医疗设备、被监护人、专家等各类医疗资源进行实时追踪和整合,省掉监护设备与医疗传感器之间的连线,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和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医疗成本以及增加安全性等。将医疗管理模式推向无线化、移动化、智能化,使病人在家也能够随时得到必要的医疗监护,最终实现病人远程监护和正常人生理参数监测。
现有的远程医疗监护技术发展还不成熟,倘不能实现利用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方式,传输医疗传感器与医疗监控中心之间的信息,同时存在成本高、功耗大和可靠性不够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存在不能实现利用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成本高、功耗大和可靠性不够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具有可实现无线多通道数据传输、成本低、功耗小和可靠性高的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由ZigBee数据采集模块、网络协调器、GSM发送模块、GSM网络、GSM接收模块和监控中心构成,其中ZigBee数据采集模块通过ZigBee无线网络与网络协调器实时连接,网络协调器与GSM发送模块实时连接,GSM发送模块通过GSM网络与GSM接收模块实时连接,GSM接收模块与监控中心实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其中所述ZigBee数据采集模块由微控制器1、脉搏与心率传感器2、体温传感器3、血氧饱和度传感器4、血压传感器5、血糖浓度传感器6、信号调理单元7、存储单元8、无线射频通信模块9和电源模块10构成,其中脉搏与心率传感器2、体温传感器3、血氧饱和度传感器4、血压传感器5、血糖浓度传感器6实时连接信号调理单元7,调理单元7、存储单元8和无线射频通信模块9以微控制器1为中心构成星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其中所述无线射频通信模块9的控制内核为无线射频收发芯片CC2430或CC2530或CC2531。
本实用新型的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其中所述脉搏与心率传感器2为光电对管。
本实用新型基于ZigBee和GSM技术的人体多生理参数远程监护系统的有益效果:
1. 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具备较高精度的人体脉搏、体温、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和血糖浓度实时监控功能;
2. 整个系统可以自动组网,连接并实现数据通信;
3. 远端的医疗监控中心可以实现完整的人体生理参数实时数据显示、监控和远程诊断;
4. 功耗很低,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之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之ZigBee数据采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微控制器、2 脉搏与心率传感器、3 体温传感器、4 血氧饱和度传感器、5 血压传感器、6 血糖浓度传感器、7 信号调理单元、8 存储单元、9 无线射频通信模块、10 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2,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霖,未经雷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群体式制鞋涂胶方法
- 下一篇:复合气囊内衬分段式可折叠鞋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