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平台拔桩用旋转射流喷射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39222.8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赵希江;秦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希江 |
| 主分类号: | E02D9/02 | 分类号: | E02D9/02;E02D13/08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 地址: | 257055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平台 拔桩用 旋转 射流 喷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平台桩靴的配件,特别是海洋平台拔桩用旋转射流喷射头,是起桩用的辅助工具,解决起桩时海底淤泥压持效应和真空效应导致的难以起桩问题。
背景技术
在浅海钻井平台搬迁过程中,首先将支撑在海底的桩靴提起,然后拖航。可是桩靴的提起非常困难,海底淤泥压持和真空吸附力是主要问题,因此要首先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水力射流冲刷桩靴底面和周围,破坏桩靴周围和底面的淤泥压持作用和真空度。水力射流的作用过程除与水压力、排量有关外还与射流的形状、射流功率发挥有关。也就是与喷射头的结构也有很大关系。
上述喷射头是随浅海平台配套生产的配件,主要结构就是一个与平台水压系统相连接的喷头,安装在桩靴的底部,埋在海底。由于海水的腐蚀,结构缺陷造成的淤泥堵塞,深埋时间长,往往在需要拔桩的时候就出现水力循环不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海洋平台拔桩用旋转射流喷射头,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淤泥堵塞问题,使其能够很好的发挥水力能量的作用,提高海洋平台拔桩的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海洋平台拔桩用旋转射流喷射头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装有支撑架,将旋转喷头安装在支撑架中。旋转喷头不工作时,缩入壳体中,工作时可以在水压作用下喷射出旋转水射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旋转体的下部杆体上有两个相对的锥形面,形成纺锤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不工作时,旋转体缩入壳体中。防止本实用新型在海底时间太长,淤泥堵塞使旋转体不能正常工作,也防止了淤泥进入壳体内部发生堵塞造成失效。旋转体的两个锥形面上都设有螺旋槽,当开通高压水时,水压力首先推动旋转体并压缩弹簧,在螺旋槽的作用下,形成旋转射流,并有效地冲蚀海底淤泥。旋转射流比直射流更容易形成涡流,效率高,冲蚀面积大。本喷射头结构简单、合理,全部材料采用高级优质不锈钢,并且做表面硬化处理,可以长时间在海底深埋而不被腐蚀。本工具结构简单、合理,可以有效提高海洋平台的起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海洋平台拔桩用旋转射流喷射头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中装有支撑架3,将旋转喷头安装在支撑架3中。旋转喷头包括旋转体2、推力轴承4、弹簧5和压帽6,旋转体2的上部杆体穿套在支撑架3中,自上到下依次安装压帽6、弹簧5和推力轴承4,其下部杆体是纺锤体,在纺锤体上设有螺旋槽。旋转体2的纺锤体,其上部的外锥面与壳体1下部内圆锥形腔的内锥面配合。支撑架3是在中心孔孔体外周设有筋板的柱状体,其柱状体直接坐在壳体1内孔的台阶上。支撑架3的筋板至少设有两条,也可以是三条或四条。壳体1的上部外圆设有插管连接扣,可以插入软管,其内圆中部设有台阶与支撑架3配合、其下部内圆是锥形腔与旋转体2的纺锤体配合。
本喷射头的工作过程是:
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桩靴的底部,壳体1与平台的水压系统连接。在无水压力时,由于弹簧5的作用,旋转体2收回到壳体1中。
在接入高压水时,在水压力的作用下旋转体2向外伸出,高压水在旋转体2螺旋槽的作用下形成旋转射流,在其周围淤泥处形成涡流,迅速冲刷,并逐步扩大冲刷范围,使桩靴顺利拔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希江,未经赵希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2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芯
- 下一篇:加工封闭工件的折弯机上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