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波长转换装置及发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208.8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屹;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9/10 | 分类号: | F21V9/10;F21V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转换 装置 发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与显示用的光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US7547114公开了一种高亮度光源的结构,该结构包括被激发光源的激发光激发的旋转的荧光粉色轮。其中,荧光粉色轮的结构请参阅图1a与图1b,图1a与图1b分别是该色轮的主视图与侧视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荧光粉色轮包括基板10、荧光材料20与驱动装置30;荧光材料20涂覆在基板10上,该基板10固定于驱动装置30的转动轴31上。
由于荧光材料20的转化效率往往不高于80%,而且很多时候在50%左右,因此荧光材料20在发光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进而为荧光材料乃至整个色轮加温,并最终达到热平衡。随着激发光的光强和光功率的增大,色轮达到热平衡时的温度会越来越高。例如,当激发光的光功率达到30W时,荧光材料20的温度将高于120度,而荧光材料的热量会同时传递到基板10以及驱动装置30上,并导致基板10与驱动装置30的温度升高。然而,驱动装置30的长期工作温度存在上限值,一般来说,这个上限值在85度左右,超过该上限值,驱动装置30的使用寿命会大幅下降,从而严重影响色轮以及整个光源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及发光装置,能够使驱动装置的长期工作温度较低,使用寿命较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波长转换装置,包括:
用于吸收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层;
用于驱动该波长转换层使波长转换层周期性运动的驱动装置;
介于波长转换层与驱动装置之间的隔热层,波长转换层通过该隔热层固定连接于该驱动装置上,该驱动装置的与该隔热层固定连接的表面为驱动装置的驱动面;
以驱动装置的驱动面为底面、以隔热层的厚度为高的柱形内的各部分的导热系数以各部分的体积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值小于10W/(m·k)。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上述的波长转换装置;以及用于发出上述激发光的激发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波长转换层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隔热层,并且以驱动装置的驱动面为底面、以隔热层的厚度为高的柱形内的各部分的导热系数以各部分的体积为权重的加权平均值小于10W/(m·k),从而能够阻止波长转换层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驱动装置上,使驱动装置的长期工作温度较低及使用寿命较高,因而色轮及整个光源的使用寿命也较高。
附图说明
图1a与图1b分别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色轮的主视图与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隔热层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层的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的表面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的隔热层的立体图;
图5b是图5a所示实施例中隔热层A-A位置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图5b所示实施例的一替换实施例中的隔热层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隔热层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隔热层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以及隔热层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专业术语解释:
导热系数: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即W/(m·k)。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波长转换装置2包括用于吸收激发光并产生受激光的波长转换层100;用于驱动该波长转换层100使波长转换层100周期性转动的驱动装置200;以及介于波长转换层100与驱动装置200之间的隔热层300,波长转换层100通过该隔热层300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2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2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改进的操作机构的不对称遮伞装置
- 下一篇:掌内面横缝读写保暖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