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浆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186.5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常明;李晓彤;宋国伟;张怡;李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常明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浆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施工用的泥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桩孔施工中,采用施工钻进行钻孔作业,钻孔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泥浆,需要对所产生的大量泥浆进行泥浆脱水处理。而现有的泥浆脱水机存在结构复杂、脱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浆脱水装置,该泥浆脱水装置结构简单、脱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泥浆脱水装置,所述的泥浆脱水装置包括配药罐,配药罐通过管路与混药器的入口相连通,混药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振动式分离器上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的振动式分离器包括壳体、振动电机、控制器、两个振动筛、两个弹簧和两个密封门,两个振动筛上下并列且倾斜插装至壳体内并与壳体内壁相靠,振动筛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α,α=2~4°,两个振动筛与壳体活动连接,壳体内壁上与两个振动筛的最低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出渣口,两个出渣口处设有两个密封门,溢流管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内的上端,振动电机安装在壳体的上端,振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两个弹簧固定在壳体的下端面与稀泥斗的上端面之间,壳体下端的出口与稀泥斗相通,稀泥斗的下端与螺旋挤滤机的入口相连通,螺旋挤滤机通过支架固定,螺旋挤滤机设有出料口和排水口。
所述的螺旋挤滤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25~30°。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脱水效果好,固相含水量低。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脱水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配药罐1、混药器2、振动式分离器3、壳体4、振动电机5、控制器6、振动筛7、弹簧8、密封门9、溢流管10、稀泥斗11、螺旋挤滤机12、支架13、出料口14、排水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泥浆脱水装置,所述的泥浆脱水装置包括配药罐1,配药罐1通过管路与混药器2的入口相连通,混药器2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振动式分离器3上端的入口相连通,所述的振动式分离器3包括壳体4、振动电机5、控制器6、两个振动筛7、两个弹簧8和两个密封门9,两个振动筛7上下并列且倾斜插装至壳体4内并与壳体4内壁相靠,振动筛7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α,α=2~4°,两个振动筛7与壳体4活动连接,壳体4内壁上与两个振动筛7的最低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出渣口,两个出渣口处设有两个密封门9,溢流管10的一端固定在壳体4内的上端,振动电机5安装在壳体4的上端,振动电机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相连,两个弹簧8固定在壳体4的下端面与稀泥斗11的上端面之间,壳体4下端的出口与稀泥斗11相通,稀泥斗11的下端与螺旋挤滤机12的入口相连通,螺旋挤滤机12通过支架13固定,螺旋挤滤机12设有出料口14和排水口15。所述的螺旋挤滤机1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β,β=25~30°,泥浆脱水效果好。
工作过程是,泥浆在泵的作用下进入管路混药器2内,絮凝剂由配药罐1进入混药器2内与泥浆进行混合、絮凝,絮凝后的泥团进入振动式分离器3内,与此同时,启动振动电机6,一方面,絮凝后的泥团经过两级分离,水自溢流管10排出,稀泥进入螺旋挤滤机12内进一步脱水挤干,脱挤出的水自排水口15排出,经脱水挤干后的泥团自出料口14排出用车运走;另一方面,振动式分离器3内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会沿着振动筛7滚向壳体4的密封门9,打开密封门9将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排出。螺旋挤滤机12可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纳专利号为ZL 94230718.6中的相同产品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常明,未经张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