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174.2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金宇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是通过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情况来进行变道或转向、转弯的。现有的汽车后视镜主要有平面后视镜与弧形后视镜两种,都存在着视区小、盲点大的缺点。有资料表明,许多交通事故、特别在汽车变道或转弯时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后视镜盲区造成驾驶员无法观察到车后方来车造成的。因此如何减小或消除后视盲区成为汽车后视镜设计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小或消除后视盲区的汽车后视镜,避免了因汽车后视镜视区小、盲点大而造成的交通隐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一基准面和一镜面,所述镜面包含一主视镜面、一下侧视镜面和一内侧视镜面,所述主视镜面、下侧视镜面和内侧视镜面两两相邻设置,且该主视镜面、内侧视镜面与基准面之间的夹角均为8°~25°,该下侧视镜面与主视镜面之间的夹角为8°~25°。
进一步地:所述主视镜面、下侧视镜面与内侧视镜面的面积分别为所述镜面的总面积的60%、20%、20%。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的有益效果在于:镜面包含主视镜面、下侧视镜面和内侧视镜面的设计,使得该汽车后视镜具有三个独立观察不同方位的观察面,从而增大了该汽车后视镜的视区;且主视镜面与基准面、内侧视镜面与基准面、下侧视镜面与主视镜面之间的夹角设计为8°~25°,能够保证该汽车后视镜的最佳视角,以减小后视镜盲点;且视区的增大及盲点的减小可实现汽车后视镜后视盲区减小、甚至消除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因汽车后视镜盲区大而带来的交通隐患,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右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视镜,包括一基准面1和一镜面2,所述镜面2包含一主视镜面21、一下侧视镜面22和一内侧视镜面23,所述主视镜面21、下侧视镜面22和内侧视镜面23两两相邻设置;如图1所示,在汽车左后视镜中,主视镜面21与基准面1之间的夹角为α1,内侧视镜面22与基准面1之间的夹角为β1,下侧视镜面22与主视镜面21之间的夹角为γ1;如图2所示,在汽车右后视镜中,主视镜面21与基准面1之间的夹角为α2,内侧视镜面22与基准面1之间的夹角为β2,下侧视镜面22与主视镜面21之间的夹角为γ2,;且α1、β1、、γ1、α2、β2与γ2的角度大小均为8°~25°。为了不干扰主视且能够更佳的观察车辆后方情况,本实施例将主视镜面、下侧视镜面与内侧视镜面的面积分别设计为占镜面的总面积的60%、20%、20%。
其中,基准面1为汽车后视镜的背面;镜面2为汽车后视镜的观察面,即主视镜面21、下侧视镜面22和内侧视镜面23均为观察面,具体地:主视镜面21主要用于观察车辆后面及侧面的情况,使车辆变道或转向更为安全;下侧视镜面22用于观察车辆后车轮及地面情况,以利于车辆在复杂路面的通行性,增加行车安全性;内侧视镜面23用于观察车辆自身车身及车门情况,便于车辆通过狭窄路段;因此,本实用新型汽车后视镜具有三个用于独立观察不同方位的观察面,从而增大了该汽车后视镜的视区。且夹角α、夹角β、夹角γ的角度均设计为8°~25°,能够保证该汽车后视镜的最佳视角,以减小后视镜盲点。
另外,因为在我国,驾驶座是设于左边的,即汽车左后视镜离驾驶员更近,则通常情况下汽车左后视镜的盲区较之汽车右后视镜更大,因此,汽车左后视镜中α1、β1、γ1的角度大小需相应地大于汽车右后视镜中α2、β2、γ2的角度大小,且根据车辆实际长度等参数,一般α1-α2、β1-β2、γ1-γ2的大小为2°~3°。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大视区及减小盲点来实现汽车后视镜后视盲区减小、甚至消除的目的,进而避免了因汽车后视镜盲区大而带来的交通隐患,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金宇,未经黄金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1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双前桥牵引车的踏步固定结构
- 下一篇:自卸载货车厢底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