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膜片弹簧压淬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8819.0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姚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C21D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17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弹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淬模具,特别涉及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
背景技术
膜片弹簧在生产制造中,需要将金属盘片毛坯加热至淬火温度,然后紧接着在一个带内喷冷却液系统的压淬模具内一次完成热压成型和淬火两道工序。目前的压淬模具利用奥氏体超塑性对金属盘片毛坯进行热压成型,当热压变形结束时立即开启内喷冷却液系统对金属盘片进行淬火,使淬火处理在压紧成型状态下进行。中国专利CN1546879A公开了一种汽车离合器金属盘片零件成型压淬加工方法及设备,其中描述了生产膜片弹簧用的压淬模具。在压淬过程中,模具对毛坯进行热压成型需要保证膜片弹簧分离指端的圆跳动,而现有的压淬模具在使用时很难保证膜片弹簧分离指端的圆跳动,生产出的膜片弹簧各分离指端高低不齐,误差太大,影响其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保证膜片弹簧分离指端跳的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模面上设有凹槽,上模内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通的第一油槽,下模上设有第二油槽、进油道及中心孔,在中心孔内穿设有压淬芯轴,压淬芯轴的顶部在上下模结合时伸入所述凹槽内,还包括贴合所述凹槽内壁固定的镶套,镶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油槽相通的油孔,镶套的底面与待加工膜片弹簧表面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压淬芯轴由芯轴顶和顶棒螺栓连接构成,所述芯轴顶上设有与所述进油道相通的斜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芯轴顶中间具有凸台,凸台的外径小于待加工膜片弹簧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芯轴顶与下模间形成一储油腔,所述第二油槽、斜孔、进油道均与所述储油腔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镶套的底面为曲面。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在上模的凹槽内加设镶套,镶套的底面与待加工膜片弹簧表面对应,保证了膜片弹簧分离指端圆跳动;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压淬芯轴由两部分构成,可以方便维修;芯轴顶上设置的斜孔作为导油孔可增加冷却油的喷射压力,提高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膜片弹簧压淬模具的具体结构图。
图2为所述上模的剖面图。
图3为所述下模的正视图。
图4为沿图3中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所述镶套的正视图。
图6为沿图5中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所述芯轴顶的正视图。
图8为沿图7中XX线的剖视图。
图9为所述顶棒的具体结构图。
图10为膜片弹簧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膜片弹簧压淬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的模面上设有凹槽12,上模内设有与凹槽12相通的第一油槽11、13(见图2),下模2上设有第二油槽24、进油道22及中心孔23(见图3),在中心孔23内穿设有压淬芯轴,压淬芯轴的顶部在上下模结合时伸入凹槽12内,还包括贴合凹槽内壁固定的镶套3,镶套3上设有与第一油槽11、13相通的油孔31(见图5及图6),镶套的底面32与待加工膜片弹簧表面相对应。待加工膜片弹簧7的结构如图10所示,采用镶套来确保膜片弹簧分离指端圆跳动。
如图2所示,上模内设有多条第一油槽11、13,与下模内的第二油槽共同构成冷却通道。上模的顶部还固定设有手柄5。如图3及图4所示,下模内设有多条第二油槽24,下模上设有与冷却系统相通的进油道22,供冷却油进入压淬模具内。
如图5及图6所示,镶套3上设有多条油孔31,该些油孔与上模上的第一油槽相通,将由下模上来的冷却油进入上模内。并镶套的底面32为曲面,该曲面与待加工膜片弹簧的表面相对应,通过镶套底面压制待加工膜片弹簧,保证膜片弹簧分离指端圆跳动,使各分离指端的跳动在一定范围内,保证膜片弹簧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萨克斯动力总成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8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热法炼镁中带螺旋下料器的竖罐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高炉水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