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封闭式输煤系统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8599.1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许俊庆;邹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天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B08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3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煤系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的封闭式输煤系统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集中供热站、煤矿等粉尘危害较大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发电厂普遍采用皮带输送机将燃料传送载卸至储煤仓的运煤方式,在输煤系统各个转运站的落料点处,随输煤转运差,燃煤下落冲击到皮带上产生大量粉尘外溢,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身健康。目前,企业大都采用传统的布袋、水浴等传统方式除尘,但是由于煤中的粉尘量太大,对降尘的效果很不理想。而且,积尘回送至输送带造成不同程度的二次飞扬,粉尘随皮带机的运行带到密封导料槽外造成污染。采用吸力风扇等装置进行除尘,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除尘效果,但由于需要电机驱动,比较耗费能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输煤系统除尘装置,通过改进除尘装置内部结构,从而实现降低灰尘污染、节能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封闭式输煤系统除尘装置,包括皮带、落料口、封闭式输送通道、导流管、缓冲室、防尘帘、回流管及控制柜,缓冲室设置于落煤点后部封闭式输送通道上,缓冲室上部与回流管连通,回流管与导流管连接并顺延至落料口形成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包括有旋风分离器,旋风分离器与缓冲室连通,底端与封闭式输送通道连接,顶端与回流管相对应。所述的缓冲室的宽度大于封闭式输送通道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落煤管煤流和皮带运行产生的诱导气流、冲击气流、皮带带速形成的牵引气流对除尘装置造成负压环境,引导扬尘进入除尘装置,在除尘装置内部的旋风分离装置中通过重力、惯性、离心力的综合作用下,使煤粉颗粒分离下来回落到输送带上,比较洁净的空气回到上一断落煤管头部的负压区进行补偿。整个过程无动力运行,节约能源,并能够有抑制二次扬尘,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封闭式输煤系统除尘装置包括皮带1、落料口2、导流管3、回流管4、封闭式输送通道5、缓冲室6、旋风分离器7、防尘帘8及控制柜9。控制柜用于控制皮带的运行,煤炭由皮带传送经由落料口落在封闭式输送通道内,封闭式输送通道采用高分子耐磨板材料制成,封闭式输送通道内设置有防尘帘,用于防止灰尘从封闭式输送通道中泄露,缓冲室设置于落煤点后部封闭式输送通道上,缓冲室的宽度大于封闭式输送通道的宽度,缓冲室上部与回流管连通,回流管与导流管连接并顺延至落料口形成气流通道,旋风分离器与缓冲室连通,底端与封闭式输送通道连接,顶端与回流管相对应。煤炭由落料口下落至封闭式输送通道后,在缓冲箱内进行缓冲,煤流和皮带运行产生的诱导气流、冲击气流、皮带带速形成的牵引气流对除尘装置造成负压环境,空气携带着粉尘进入缓冲室降压减速后切向进入旋风分离器,在离心力、重力、惯性的联合作用下,煤尘颗粒分离下来,回落到皮带上,分离后的洁净的空气经过回流管送回上一段皮带的头部负压区,进行补偿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天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天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8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化的片料分料送料机构
- 下一篇:脚踏式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