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泥浆净化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7992.9 | 申请日: | 2012-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彤;张常明;刘玉磊;郝举英;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彤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泥浆 净化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础施工用的泥浆净化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桩孔施工中,采用施工钻进行钻孔作业,钻孔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泥浆,需要对所产生的大量泥浆进行泥浆净化分离处理。而现有的泥浆净化分离装置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制造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泥浆净化分离装置,该泥浆净化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泥浆净化分离装置,所述的泥浆净化分离装置包括电机、齿形同步带机构、输浆管、螺旋形导流板、上壳体、溢流管、外壳体、下壳体、两个筛片、两个密封门及两个弹簧,电机通过齿形同步带机构驱动输浆管转动,输浆管与螺旋形导流板连接,螺旋形导流板设置在上壳体内,溢流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的上端和泥浆池相通,上壳体固定装在外壳体内,上壳体与下壳体连通,两个筛片上下并列且倾斜插装至下壳体内并与下壳体内壁相靠,筛片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α,α=2~4°,两个筛片与下壳体活动连接,下壳体内壁上与两个筛片的最低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出渣口,两个出渣口处设有两个密封门,泥浆池位于下壳体的下方,泥浆池与下壳体之间固定有两个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泥浆净化分离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浆净化分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机1、齿形同步带机构2、输浆管3、螺旋形导流板4、上壳体5、溢流管6、外壳体7、下壳体8、筛片9、密封门10、弹簧11、泥浆池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泥浆净化分离装置,所述的泥浆净化分离装置包括电机1、齿形同步带机构2、输浆管3、螺旋形导流板4、上壳体5、溢流管6、外壳体7、下壳体8、两个筛片9、两个密封门10及两个弹簧11,电机1通过齿形同步带机构2驱动输浆管3转动,输浆管3与螺旋形导流板4连接,螺旋形导流板4设置在上壳体5内,溢流管6的两端分别与上壳体5的上端和泥浆池12相通,上壳体5固定装在外壳体7内,上壳体5与下壳体8连通,两个筛片9上下并列且倾斜插装至下壳体8内并与下壳体8内壁相靠,筛片9与水平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α,α=2~4°,便于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的排出,两个筛片9与下壳体8活动连接,下壳体8内壁上与两个筛片9的最低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两个出渣口,两个出渣口处设有两个密封门10,泥浆池12位于下壳体8的下方,泥浆池12与下壳体8之间固定有两个弹簧11,在螺旋形导流板4转动的同时,通过弹簧11可起到微振的作用,便于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的排出,同时还具有缓冲的作用,提高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
工作过程,启动电机1,进入输浆管3内的泥浆在螺旋形导流板4的作用下,比重较大的颗粒在涡流中流向上壳体5的内壁,滑入下部形成泥渣,并落入下壳体8内,而大量的水分从溢流管6流进泥浆池12,落入下壳体8内的泥渣,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沿倾斜设置的筛片9滚向上壳体4的密封门10,打开密封门10将颗粒较大的砂粘土团块排出。过滤后的剩余泥浆则会落入到泥浆池12中,从而完成泥浆的整个净化分离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彤,未经李晓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7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