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击摔护脑帽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37749.7 | 申请日: | 2012-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丁世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世清 |
| 主分类号: | A42B1/08 | 分类号: | A42B1/08;A42B1/06 |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王玉霞 |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滴泉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击 摔护脑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帽子,具体涉及一种抗击摔护脑帽,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帽子,帽子包括安置在头上的帽冠部分及帽檐部分,帽檐部分连接至帽冠部分,帽檐部分用来遮挡脸使其不受阳光照射的。安全帽对于人员安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安全帽本身笨重,不便携带,造型简单、价格高、适用范围小,主要出现在工程施工领域。休闲帽具有重量轻、造型多样、方便携带、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是一旦发生危险,休闲帽对于人脑部的保护作用微乎其微。因此,需要一种造型美观、生产成本低、方便携带且安全系数高的帽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击摔护脑帽,该帽子安全系数高、重量轻、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抗击摔护脑帽,一种抗击摔护脑帽,包括帽冠及与帽冠连接的帽檐,设有防滑减震层,所述防滑减震层分别设置在帽冠的与人头部后脑、百会穴、两侧太阳穴相对应的部位。
所述防滑减震层设置在所述帽冠的内表面或帽冠的外表面或帽冠的夹层中。
所述防滑减震层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和减震层,所述防滑层为塑料,所述减震层为网状塑料或海绵。
所述两侧太阳穴相对应部分的防滑减震层与帽冠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该产品结合了工程安全帽和休闲帽的优点,针对人脑部在危险环境中容易受伤的几个部位,如百会穴、太阳穴以及后脑,在上述部位设置防滑减震层,面对来自外界的撞击,防滑减震层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脑部的伤害,提高安全系数。第二,该产品只是在重点保护部位上由外而内设置防滑层和减震层,防滑层采用塑料,减震层采用有网眼的塑料或海绵,生产成本低,重量轻,方便携带。第三,该产品适用人群广泛,散步、运动、旅游、自行车(包括电瓶车)、摩托车出行等环境下都可以使用,特别对于自行车(包括电瓶车)、摩托车初学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抗击摔护脑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线A-A向的剖视图;
图中:1帽冠部分、2帽檐部分、3防滑减震层、4防滑层、5减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抗击摔护脑帽,包括帽冠1及与帽冠连接的帽檐2,其特征是,设有防滑减震层3,所述防滑减震层3分别设置在帽冠的与人头部后脑、百会穴、两侧太阳穴相对应的部位。防滑减震层3可以设置在帽冠1的内表面,也可以设置在帽冠1的外表面。当然,对于由多层组成的帽冠,防滑减震层3还可以设置在帽冠的夹层中。
如图2所示,防滑减震层从外到内依次为防滑层4和减震层5。防滑层4优选塑料。减震层5优选网状塑料或海绵。当人摔倒或发生交通事故时,脑部与地面等硬物发生滑动摩擦时,防滑层增大与地面之间摩擦力,减少滑动距离,减少对脑部的伤害。减震层能够缓冲突发的冲击,起到保护脑部的作用。
两侧太阳穴相对应部分的防滑减震层3与帽冠活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在使用时,将帽冠部分两侧的防滑减震层通过带子、卡扣等固定在人的颈部;在不使用时,将两侧的防滑减震层放置在后脑部位。
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工程安全帽和休闲帽的优点,针对人脑部在危险环境中容易受伤的几个部位,如百会穴、太阳穴以及后脑,在上述部位设置防滑减震层,面对来自外界的撞击,防滑减震层起到缓冲作用,减轻对脑部的伤害,提高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只是在重点保护部位上由外而内设置防滑层和减震层,防滑层采用塑料,减震层采用有网眼的塑料或海绵,生产成本低,重量轻,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适用人群广泛,散步、运动、旅游、自行车(包括电瓶车)、摩托车出行等环境下都可以使用,特别对于自行车(包括电瓶车)初学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世清,未经丁世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77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