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及其转向管柱装饰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7104.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毛远志;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及其 转向 管柱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是根据汽车转向管柱的造型和结构制作的装饰罩。目前,市场上的转向管柱装饰罩均是通过一根或数根结构简单的筒状护套拼接而成,而汽车上用于与汽车方向盘及其附件连接的上转向柱与用于与车轮转向机构连接的下转向柱通过万向节铰接在一起,并通过转向柱固定架固定装饰罩整体的位置,因而在调整汽车的方向盘的位置时,设置在万向节位置的装饰罩部分会与上、下转向柱的运动发生干涉,使得方向盘位置的调整动作僵硬,且费时费力;同时,上、下转向柱与装饰罩之间的干涉会使装饰罩的形状发生变化,破坏装饰罩的整体密封性,从而使得汽车的车体内部空间通过装饰罩与车外环境相通,使得汽车驾驶员受到车外环境的影响而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另外,现有的装饰罩多采用丁晴橡胶制成,因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装饰罩上散发的异味会对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带来伤害,而且由于丁晴橡胶在遇明火时极易燃烧,从而给汽车的极大的使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的调整不便的问题,同时还涉及装设有该转向管柱装饰罩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装饰罩,包括用于套设在上转向柱的外周上的上护套以及用于套设在下转向柱的外周上的下护套,还包括上、下护套之间设置的用于套设在上、下转向柱连接处的波纹管,所述的上护套和下护套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的波纹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护套的下端,所述的波纹管的下端固定在下护套的上端。
所述的上护套上设有用于通过转向管柱固定架固定上转向柱位置的上定位结构,所述的上定位结构包括上护套的周壁上设置的用于与上转向柱固定连接的上固定结构以及用于与转向管柱固定架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
所述的下护套的下端设有用于密封固定在汽车的底板上的下固定结构,所述的下固定结构包括下护套的下端的外周上设置的外翻翻沿、外翻翻沿上设置的用于与汽车的地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所述的外翻翻沿上装设有用于密封下护套和汽车的地板之间的安装间隙的密封垫。
所述的上护套的上端连接有用于装设汽车的方向盘附件的附件壳体,所述的附件壳体上开设有用于与上转向柱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以及用于遮挡转向管柱固定架与上护套的连接部位的挡护片。
所述的附件壳体包括处于上护套的上端的相对两侧的前壳体与后壳体,所述的前壳体与后壳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包括用于连接汽车的方向盘和车轮转向机构的转向管柱、用于固定转向管柱位置的转向管柱固定架以及套设在转向管柱的外周上的装箱管柱装饰罩,所述的转向管柱包括用于与汽车的方向盘连接的上转向柱以及用于与车轮装箱机构连接的下转向柱,所述的上转向柱的下端铰接在上转向柱的上端;所述的装箱管柱装饰罩包括套设在上转向柱的外周上的上护套以及套设在下转向柱的外周上的下护套,还包括上、下护套之间设置的用于套设在上、下转向柱连接处的波纹管,所述的上护套和下护套通过波纹管连接,所述的波纹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护套的下端,所述的波纹管的下端固定在下护套的上端。
所述的下护套的下端设有用于密封固定在汽车的底板上的下固定结构,所述的下固定结构包括下护套的下端的外周上设置的外翻翻沿、外翻翻沿上设置的用于与汽车的地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所述的外翻翻沿上装设有用于密封下护套和汽车的地板之间的安装间隙的密封垫。
所述的下固定结构包括下护套的下端的外周上设置的外翻翻沿、外翻翻沿上设置的用于与汽车的地板固定连接的下连接结构,所述的外翻翻沿上装设有用于密封下护套和汽车的地板之间的安装间隙的密封垫。
所述的上护套的上端连接有用于装设汽车的方向盘附件的附件壳体,所述的附件壳体上开设有与上转向柱固定连接的上连接结构以及用于遮挡转向管柱固定架与上护套的连接部位的挡护片。
所述的附件壳体包括处于上护套的上端的相对两侧的前壳体与后壳体,所述的前壳体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上连接结构设置在前壳体上,所述的挡护片固定在后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71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吸能效果的转向管柱
- 下一篇:一种方向盘自动温控发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