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卸荷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36355.X | 申请日: | 201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甬方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卸荷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为一种卸荷阀。
背景技术
卸荷阀的卸荷功能都是由阀门外部的压力控制的,通常被卸荷的是阀门进口压力,从而达到液压或者气压系统中压力的平衡。现有的卸荷阀产品中,多数为膜片式卸荷阀,这种结构的卸荷阀其压力调节范围随着卸荷压力的提高,压力调节范围也越来越大,这就造成压力调节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荷阀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卸荷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的阀孔左端是进油口,阀体的阀孔右端是回油口,在阀体左端的外侧设置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右侧的阀体上设置出油口,其特征在于:阀体的阀孔分为左阀孔和右阀孔,左阀孔内壁与阀芯过盈配合,右阀孔内壁与阀芯之间设置弹簧,弹簧一端顶接设置在阀芯圆周上的固定片,弹簧另一端顶接设置在阀体右端的调压螺栓;在阀芯左端本体圆周上设置有与出油口相配合的凹槽,该凹槽与阀芯内的盲孔相通,阀芯内盲孔的开口端与回油口相通。
所述的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右端外壁设置有与调压螺栓顶接配合的锁紧螺钉。
所述的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压螺栓为空心结构。
所述的卸荷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与阀体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膜片式结构改为活塞式结构,使压力调节更稳定,压力波动范围更小;采用钢件阀芯,避免了用橡胶密封件受环境温度、盐雾、腐蚀等变化而引起的性能不稳定的缺陷;结构简单,部件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卸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凹槽;3-弹簧;4-锁紧螺钉;5-调压螺栓;6-回油口;7-固定片;8-盲孔;9-出油口;10-O型密封圈;11-进油口;12-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卸荷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12,阀芯12滑动设置在阀体1内,阀体1的阀孔左端是进油口11,阀体1的阀孔右端是回油口6,在阀体1左端的外侧设置O型密封圈10,O型密封圈10右侧的阀体1上设置出油口9,阀体1的阀孔分为左阀孔和右阀孔,左阀孔内壁与阀芯12过盈配合,右阀孔内壁与阀芯12之间设置弹簧3,弹簧3一端顶接设置在阀芯圆周上的固定片7,弹簧3另一端顶接设置在阀体右端的调压螺栓5,调压螺栓5为空心结构,与阀体1螺接配合,阀体1右端外壁设置有与调压螺栓5顶接配合的锁紧螺钉4,锁紧螺钉4可以起到定位调压螺栓5的作用,防止压力过大而使得调压螺栓5不稳定;在阀芯12左端本体圆周上设置有与出油口相配合的凹槽2,该凹槽2与阀芯12内的盲孔8相通,阀芯12内盲孔8的开口端与回油口6相通。
该卸荷阀可以用在多种不同的管路中,起卸荷作用。
以卸荷阀与油脂润滑系统的油泵相配合为例,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
加压状态如图1所示,当油泵工作时,阀芯在油压作用下压缩弹簧,此时进油口与出油口连通,系统开始供油,油泵压力和弹簧力平衡时,阀芯左端与出油口保持一定的间隙,间隙大小可以通过调整调压螺栓;
卸荷状态如图2所示,当油泵停止工作时,阀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阀芯左端圆周上设置的凹槽与阀体上的出油口相匹配,润滑系统管路里面的油脂经过阀体的出油口、阀芯内的盲孔、回油口流回到油箱;由于油脂的粘连效应使管路不会出现负压力,也就是管路中不会回流空气,这样就为下一次供油作好了准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甬方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甬方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孔板感压流量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分配式三功能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