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Ar/N2等离子源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的精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367.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芳;胡志刚;赵英利;陈文;王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刘伟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ar sub 离子源 冶炼 低氮钢 高氮钢 精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Ar/N2等离子源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的精炼装置,属于冶金行业炼钢精炼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最广的钢水精炼方法为LF,LF具有钢水合金化、深脱硫、去夹杂、升温、均匀钢水成分和温度等功能,市场上90%以上的钢种都需要经过LF精炼;由于精炼功能强大,冶炼周期灵活,是炼钢与连铸的有效缓冲环节,是冶金领域应用最广的精炼设备。然而,传统的LF在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时存在如下缺点: LF在大气环境下工作,由于LF的精炼热源是靠电弧加热,电弧加热使空气中的氮气大量电离,电离的氮离子很容易渗入钢水中,造成钢水增氮和氮的可控性差,氮含量通常在40-90ppm之间波动,不适合冶炼氮含量小于30ppm 的低氮钢,也不能实现高氮钢(N含量>120ppm)的冶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了一种利用Ar/N2等离子源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的精炼装置,在传统LF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电极等方法,将LF炉的传统电弧改造成具有可控气氛的Ar/N2等离子弧,利用Ar等离子源可以冶炼氮含量小于30ppm以下的低氮钢,利用N等离子源的离子增氮效果,可以冶炼氮含量大于120ppm以上的高氮钢,解决了LF不易冶炼低氮钢和氮的可控性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利用Ar/N2等离子源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的精炼装置,能完全兼容目前LF的所有功能,包含钢包、水冷炉盖、石墨电极、管道、电极夹持器、电源、气源,水冷炉盖设置在钢水包上,石墨电极穿过水冷炉盖进入钢包内,石墨电极为空心结构,具有电极中心通道,并设有电极夹持器,石墨电极经电极夹持器与电源连接,电极中心通道通过管道与气源连接。
所说的气源是氮气瓶和氩气瓶或者氮气和氩气的外接气源管道。
所说的管道上设置止回阀、流量计、减压阀,氮气瓶和氩气瓶连接的出口处分别设置电磁阀;气源的电磁阀分别与减压阀连接,减压阀与流量计连通,流量计与止回阀连接,止回阀与电极中心通道连通。
所说的水冷炉盖上设有加料口和测温口,加料口与加料仓连接。
钢包设置在钢包车上。
所说的电源为低电压大电流三相交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氮气或者氩气的气源来源及其闭合,改变电极的等离子气源,以达到不同钢种的冶炼要求。在使用Ar作为等离子源时,精炼气氛为惰性保护性气氛,可避免电极和等离子弧直接与空气接触,避免电弧电离空气中的氮气造成钢水增氮;同时利用Ar等离子源达到类似真空脱气的效果,由Ar 气泡构成的微小真空室实现钢水脱氮的目的,能实现钢水的低氮冶炼,可冶炼N含量<30ppm以下的低氮钢。当采用N2作为等离子源时,则可以充分利用等离子弧对氮气的电离,发挥氮离子对钢水的渗氮能力,实现钢水增氮到120ppm以上,满足一些需要高氮含量的钢种需求,替代用含氮合金增氮的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在传统LF炉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电极等方法,将LF炉的传统电弧改造成具有可控气氛的等离子弧,可以完全兼容目前LF炉的所有精炼功能;同时,由于具备Ar/N2等离子源,可以分别采用Ar离子源冶炼低氮钢,采用N离子源冶炼高氮钢,能拓宽目前LF的精炼钢种范围,改善现有LF冶炼的钢水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本精炼装置,利用Ar等离子源可以冶炼氮含量小于30ppm以下的低氮钢,还可利用N等离子源的离子增氮效果,冶炼氮含量大于120ppm以上的高氮钢,较传统冶炼高氮钢的合金增氮方法,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同时能完全兼容炼传统LF的所有功能,具备冶炼低氮钢和高氮钢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为钢包车,2为滑动水口,3为透气砖,4为钢包,5为水冷炉盖,6为石墨电极,7为电极中心通道,8为电极夹持器,9为接头与密封装置,10为管道,11为止回阀,12为流量计,13为减压阀,14为电磁阀,15为电磁阀,16为氮气瓶,17为氩气瓶,18为加料仓,19为加料口,20为测温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机房冷池用消防门
- 下一篇:钢结构檩条安装提升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