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罩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359.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2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定刚;王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导流罩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导流罩在各种规格型号的汽车上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的车型,导流罩的尺寸、规格各不相同,由于品种多,其加工工艺也多种多样。传统导流罩的生产工艺通常是:下料-落料-成形-翻边-修边冲孔,落料废料较大,材料利用率太低,且通用性差,一种规格的产品需要多套模具生产,投入成本高,因而零件成本高,价格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流罩生产系统,大幅降低工装的投入,提高材料利用率,通用性强,可实现降低工装成本及材料消耗、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剪板机用于剪切条料的下料系统的后端与拼焊系统的首端接口,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机的拼焊系统的后端与采用油压机的成形系统的首端接口,采用通用滚边机用于滚边的翻边系统的首端与成形系统的后端对接,翻边系统的尾部设置有采用闭式单点压力机的修边冲孔系统;拼焊系统内设置有用于将条料拼焊成圆环的通用焊夹;成形系统的油压机上装有用于将圆环冲压成形的成形模具;修边冲孔系统的闭式单点压力机上装有用于修边冲孔的修边冲孔模具。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生产系统设置,采用新的生产系统及工模夹具,通过下料-拼焊-成形-翻边-修边冲孔,下料时按零件展品宽度下料,后在通用拼焊夹具上采用拼焊技术将条带拼焊成圆环,并采用成形模具进行冲压成形,再采用通用滚边机进行滚边,最后修边冲孔,完成整个导流罩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仅需投入两套专用模具,一套简易夹具,翻边工序用通用滚边机,可大幅降低工装成本的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
2、与传统生产系统相比,现有系统仅有修边冲孔工序存在与传统修边冲孔工序同样的废料外,其它过程无废料,可大幅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零件成本。
3、针对品种繁多的导流罩,规格型号各不相同,现有系统仅是下料宽度发生变化,拼焊及翻边工序只需调整焊接夹具定位及滚边机滚边高度就能满足生产需求,通用型强,可适用于各类导流罩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简图。
图2是导流罩的结构简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1中经下料系统1下料后的成型示意简图。
图5是图1中经拼焊系统2拼焊后的成型示意简图。
图6是图1中经成形系统3成形后的成型示意简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图1中经翻边系统4翻边后的成型示意简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中经修边冲孔系统5修边冲孔后的成型示意简图。
图11是图10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下料系统1的后端与拼焊系统2的首端接口,拼焊系统2的后端与成形系统3的首端接口,翻边系统4的首端与成形系统3的后端对接,翻边系统4的尾部设置有修边冲孔系统5。
生产时,首先按零件(如图2及3)的展开尺寸宽度采购材料,通过下料系统1中型号为QC12K-4×2500的剪板机6将材料剪成长度为后续圆环的展开长度的条料,如图4所示,为拼焊工序做准备。
拼焊系统2内设置有用于将条料拼焊成圆环的通用焊夹,采用通用焊夹将所剪切条料利用通用焊夹夹紧,然后采用型号为NX100 HP6的CO2气体保护焊机将条料焊接成圆环,如图5所示。
成形系统3的油压机上装有用于将圆环冲压成形的成形模具,通过型号为YL32-315的油压机将焊接圆环利用成形模具成形为所需形状零件,如图6、图7所示。
翻边系统4采用通用滚边机将零件的未成形小边滚压成形,如图8、图9所示。
修边冲孔系统5的闭式单点压力机上装有用于修边冲孔的修边冲孔模具,闭式单点压力机的型号JD31-630,闭式单点压力机将滚压成形后的零件冲压成成品,如图10、图1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东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3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