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涂180°转身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4802.8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12 | 分类号: | B05B15/12;B0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4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180 转身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涂180°转身控制装置,能够高效、节能的对工件进行喷涂作业。
技术背景
传统喷涂工艺,往往是通过二名挂件工人,一人负责将需喷涂工件放入喷涂工作室进行喷涂,另一人负责已喷涂工件的收取,而这样做往往只能一次喷涂一件,要等一件工件喷涂完毕,才能着手准备下一件工件的喷涂。同时,传统喷涂工艺采取的是敞开式的喷涂方式,从而导致粉尘外泄,不利于粉尘的回收利用,同时也增加了喷涂工作室吸粉装置的能耗。所以,喷涂工作室的环境急待改善。
如何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的喷涂件和待喷涂件传送及利于吸料的装置是喷涂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喷涂180°转身控制装置,可以快速,高效的对工件进行喷涂作业,增加喷涂粉尘的再利用以及喷涂能源的节省。
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喷涂180°转身控制装置,用于涂喷房,包括用于封闭喷涂房的旋转门、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电机,旋转门由电机带动旋转,其中:所述的旋转门转轴上设一吊臂架,所述的吊臂架两端装有吊装工件的吊架,该吊臂架与旋转门相互垂直且随转轴转动;转轴由电机带动,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房体的底部。当旋转门关闭时,吊臂架的一端伸向喷涂房的工位处,另一端伸在旋转门外,操作人员可取下喷涂好的工件,换上待喷涂工件,吊装工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喷涂室内不需要操作人员,节约了人员成本,另外,喷涂是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有效防止粉尘外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吊臂架的受力能力,所述的吊臂架通过加强筋固定在转轴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房体开有换气口,在需要时可通过换气扇改善喷涂房内的空气。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挂件工将需喷涂工件挂在吊臂架一端上,启动电机,旋转门在转动180度后自动停止,将工件转入喷涂工作室进行喷涂,在喷涂的同时,挂件工将下一件需喷涂工件挂在吊臂架的另一端上,待上一件工件喷涂完毕,再次启动电机,旋转门再次转动180度后,电机停止,此时装置已将完成喷涂的工件转出,同时将需喷涂的工件转入,如此往复,实现连续喷涂。在整个喷涂的过程中,旋转门起到把喷涂房与车间隔离的作用,喷涂房在工作时处于密封状态、从而使得飞扬的灰尘不会外泄,同时因为避免了挂件工在车间和喷涂室来回走动,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件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由于在喷涂作业时,喷涂工作间处于密封状态,所以粉尘不会外泄,挂件工不需来回于车间与喷涂房之间,所以减少了粉尘外泄,所以粉尘回收率提高25%,功效利用率提高50%;2)只需安装小功率的粉尘回收系统所以省电30%;3)节约了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 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一限位控制流程图;
图4 本实用新型二限位控制流程图;
附图说明:
1——旋转门; 21、22——吊架;
3——房体; 4——换气口;
5——转轴; 6——轴承座;
7——吊臂架; 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和图2 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所示,一种喷涂180°转身控制装置,用于涂喷房,包括用于封闭喷涂房的旋转门1、与控制机构连接的电机,旋转门1由电机带动旋转,其中:所述的旋转门1的转轴5上设一吊臂架7,所述的吊臂架7两端装有吊装工件的吊架21、22,该吊臂架7与旋转门1相互垂直呈十字形安装固定在转轴5上且随转轴5转动;转轴5由电机带动,转轴5通过轴承座6固定在房体3的底部,房体3开有换气口4,在需要时可通过换气扇改善喷涂房内的空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吊臂架7通过加强筋8固定在转轴5上。
现通过如图3本实用新型一限位控制流程图所示的一限位控制方法,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流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48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