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反装磁环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3474.X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5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潜曙华;廉晨龙;冯仲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H02K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反 装磁环 永磁 直流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一般都需要一个编码器来反馈电机转子磁极的位置,利用霍尔对磁场的感应进行信号反馈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一般都需要一个与转子磁极相同磁环与霍尔来进行感应反馈信号,因此磁环的充磁方式与安装成为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普通的磁环安装方向都需要固定以保证与转子上磁钢磁极相对应。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当磁环方向装反时,编码器所提供的信号会出现错误,从而导致电机不能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带防反装磁环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以达到 磁环正确安装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防反装磁环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包括转子、设于转子端面的磁体、与磁体相对的设于转子转轴上的磁环,其特征在于:磁环中部设由两平行直边及连接两直边的对称圆弧边构成的腰形孔,转轴设有与磁环腰形孔相配的腰形轴段;所述的磁环以腰形孔中心线为界分为四极区,分别为左上区、右上区、右下区及左下区,每一极区设一磁极,四极区上的磁极交替分布,磁体的位置、磁极与磁环的四极区位置、磁极相对应。对角的两极区为同极,相邻极区为异极,本技术方案对磁环的N、S极性与磁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安装磁环时无论是正面安装或反面安装均能与转子磁钢极性相正确对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腰形轴段设卡槽,磁环外侧的腰形轴段依次套接垫圈、波弹、垫圈及与卡槽相配的卡簧以将磁环抵压在转轴的轴肩上实现磁环的轴向定位。
有益效果:技术方案对磁环的N、S极性与磁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组合,从而达到安装磁环时无论是正面安装或反面安装均能与转子磁钢极性相正确对应,使磁环能快速、正确安装,减少电机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破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2、垫圈;3、磁环;4、波弹;5、卡簧;6、转轴;7、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转子1、设于转子1端面的磁体7、与磁体7相对的设于转子1转轴6上的磁环3,磁环3中部设由两平行直边及连接两直边的对称圆弧边构成的腰形孔,转轴6设有与磁环3腰形孔相配的腰形轴段;所述的磁环3以腰形孔中心线为界分为四极区,分别为左上区、右上区、右下区及左下区,每一极区设一磁极,四极区上的磁极交替分布,磁体7的位置、磁极与磁环3的四极区位置、磁极相对应。所述的腰形轴段设卡槽,磁环3外侧的腰形轴段依次套接垫圈2、波弹4、垫圈2及与卡槽相配的卡簧5以将磁环3抵压在转轴6的轴肩上实现磁环3的轴向定位。
在本实施例中,转子上装有磁钢即磁体7,磁钢极性在圆周上N、S交替排列,并且均匀对称分布,在转子1转轴6的后端设有一个和磁环3相配合的规定直径的圆柱及两个规定尺寸的铣扁。以铣扁为参照,转子1的磁钢极性以通过转子1的轴心线铣扁平面的法向为分界,左上边是N极性磁钢右上边是S极性磁钢。磁环3的设计与转子1上的磁钢极性相对应,首先磁环的极性在圆周上的分布按N、S交替均匀分布,磁环3上也设有相应的安装铣扁,以磁环3上的铣扁为参照,磁环3极性以通过磁环3的轴心线与磁环3上的铣扁的法向为分界,左上边为N极性右上边为S极性。磁场方向从进入表面的规定为S方向穿出表面的为N方向,这样磁环3的这种磁场极性分布方式在装配方向装反时,原左上方的N极性变成右上方的S极性,原右上方的S极性变成左上方的N极性刚好符合所希望的极性要求,即以通过磁环3轴心线及铣扁法向为分界时左上方始终为N极性,右上方始终为S极性的要求。
装配时:将磁环3套入转子1后端并以铣扁定位;然后将垫圈2放在磁环3的外面套到转子1的后端;再将波弹4放在垫圈2外面套到转子1的后端;接着再将第二个垫圈2放在波弹4外面套到转子1后端;最后用轴用卡簧5卡到转子1后端的卡槽内,将磁环3等固定在转子1上。
以上图1所示的一种带防反装磁环的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3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双馈变流器控制系统电源的滤波保护电路
- 下一篇:无铁芯三相交流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