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缩中间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33044.8 | 申请日: | 2012-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0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浩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1R4/70 |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缩 中间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终端用的冷缩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在架设电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两条或者多条电缆进行对接,然后还需要恢复电缆的各个结构层以保证电缆的基本电性能。在这个过程中,目前普遍使用的对接附件多为冷缩中间接头和预制式终端头。其中预制式终端头因为是分体设置,规格较多,在对接时各个附件需要与电缆端头的截面一一对应,只要电缆挪动或弯曲就很容易导致对接不成功,电缆内部容易脱开,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冷缩中间接头一般采用性能好的硅橡胶材料一体制造成套管状,使用上比较方便安全,但是因为实际操作的时候需要准确定位冷缩中间接头的中间位置来保证电缆连接点两端电场的稳定和机械强度的一致,避免产生触电或绝缘击穿的现象,而硅橡胶材料多为不透明,这会导致对接定位时容易产生误差,准确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冷缩中间接头,其旨在解决实际安装操作时因为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的对接误差,能更为方便和准确地对接电缆,提高安装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缩中间接头,包括外屏蔽层、绝缘层和内屏蔽层,所述外屏蔽层包覆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绝缘层的内部嵌装有内屏蔽层;在内屏蔽层对应的位置上,在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为沿外屏蔽层轴向方向上凸起的环形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绝缘层的端口位置设置有应力锥,应力锥的内径与所安装的电缆的外径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与应力锥相对应的另一端口,在绝缘层上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上有引出端。
与传统的冷缩中间接头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缩中间接头,由于在中间接头外设置了定位环,对接安装的时候可以准确直观的定位,安装操作简单快捷,也直接避免了触电或绝缘击穿隐患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绝缘性、耐候性、弹性较好的硅橡胶材料,一方面冷缩中间接头与电缆能紧密压合,一方面在使用中能避免电缆弯曲导致的绝缘死角以及电缆热胀冷缩过大带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缩中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各部件标号分别为:1-外屏蔽层、2-绝缘层、3-内屏蔽层;4-应力锥、5-定位环、6-支撑条、7-引出端、8-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缩中间接头结构包括:外屏蔽层1、绝缘层2和内屏蔽层3。所述外屏蔽层1包覆在绝缘层2的外侧,所述绝缘层2的内部嵌装有内屏蔽层3。在内屏蔽层3对应的位置上,在绝缘层2的外侧设置有定位环5。定位环5为沿外屏蔽层1轴向方向上凸起的环形圈。
在绝缘层2的一端端口位置设置有应力锥4,应力锥4的内径与所安装的电缆8的外径相同。与应力锥4相对应的另一端口,在绝缘层2的上设置有支撑条6,支撑条6上有引出端7,由引出端7拉动支撑条6从内向外运动。支撑条6为紧密压合的螺旋结构形式。支撑条6的外径大于绝缘层2的内径,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冷缩中间接头的管体扩张后套装在支撑条6上。
在安装冷缩中间接头的时候,只需在电缆8的端头处设定好一个基准点,然后将冷缩中间接头套装在剥切好的电缆线芯连接处,其中,基准点与电缆连接点的距离需要与中心定位圈到基准点距离相同。准确定位后,只需要拉动支撑条6上的引出端7,螺旋而成的支撑条6即按螺旋线压痕被拉开,中间接头管体会依靠本身的弹性回缩,紧密压贴在电缆上,安装完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缩中间接头,由于设置了定位环5,安装操作的时候能准确定位,同时利用了硅橡胶材料的弹性、绝缘性、耐候性,在支撑条6抽出的时候管体能紧密的压贴与电缆8上,不需要利用其它工具,能简单快捷的完成安装操作,极大地提高的安全性和安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浩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浩辉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3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20kV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软接头
- 下一篇:一种电缆连接终端的冷缩成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