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艾灸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2974.1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梅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向冰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艾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服饰,尤其涉及一种艾灸服。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由于缺少锻炼,进而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经常容易出现腰酸背痛,颈肩疼痛脊背疼痛等症状,一般的衣服是没有艾灸功能的,艾灸疗法是在相关穴位配以温灸器,利用温灸器的热量与艾绒的纯阳药性作用于体表特定经络穴位,属中医一种外治手法。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中记载“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艾灸是一种神奇的疗法,艾灸疗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是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较为准确地对人体相应穴位进行定位,使艾灸疗者随时随地就可以独自完成有针对性地对人体相应穴位进行灸疗,以达到防病治病之保健目的的艾灸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艾灸服,包括面料,面料上开有多个袋状小孔,每个所述袋状小孔内都设有温灸器。
所述袋状小孔数量为7个。
所述艾灸服面料的前部对应人体库房穴处开有两个袋状小孔,左右肩部对应人体肩井穴处各开有一个袋状小孔,后部对应人体魄户穴处开两个袋状小孔,后部对应人体大椎穴处开有一个袋状小孔。
所述面料由100%锦纶内层里料和100%纯棉外层面料构成。
所述袋状小孔底部的内层里料上设有温灸隔热贴。
所述温灸隔热贴上设有陈列排布的圆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艾灸疗者自己能随时随地对人体相应穴位进艾灸治疗,使用方便,结构又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穴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应穴位示意图;
图6为温灸隔热贴的示意图;
其中:1.面料,2.袋状小孔,3.温灸器,4.温灸隔热贴,5.凸起,6.库房穴,7.肩井穴,8.魄户穴,9.大椎穴,11.内层里料,12.外层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6,一种艾灸服,包括面料1,面料1上开有多个袋状小孔2,每个袋状小孔2内都设有温灸器3,所述的袋状小孔2形状像个口袋,可以把温灸器3装在里面,开口处可以用绳子收紧,并留有小于温灸器3的开口,使温灸器3不会掉落,袋状小孔2总数量为7个,其中,艾灸服面料1的前部对应人体库房穴6处开有两个袋状小孔2,左右肩部对应人体肩井穴7处各开有一个袋状小孔2,后部对应人体魄户穴8处开两个袋状小孔2,后部对应人体大椎穴9处开有一个袋状小孔2。
面料1由100%锦纶内层里料11和100%纯棉外层面料12构成。
在袋状小孔2底部的内层里料11上设有温灸隔热贴4,使温灸器3不会全面的接触皮肤,保证透能、隔热的传导效果。
所述温灸隔热贴4上设有陈列排布的圆形凸起5。
所述圆形凸起5内含锗元素,锗元素成分能有效舒解疲劳、促进代谢。
使用时,先把艾条装进温灸器3内,然后点燃艾条,当艾条充分点燃后,把温灸器3放到艾灸服上的袋状小孔2中,然后把袋状小孔2开口处的绳收紧,并预留有小于温灸器3的开口,这样温灸器3就不会掉出,艾条也能在袋状小孔2内继续充分燃烧,等7个袋状小孔2都装好温灸器3后,就可以把艾灸服穿在身上进行艾灸治疗了。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向冰,未经梅向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29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灸床
- 下一篇:一种可判断辅料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