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538.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蔡雅琳;吴本国;吴杰;杨永华;占昌成;郄建慧;张俊峰;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雅琳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烟台信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102 | 代理人: | 韩珺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埋小 吊环 吊装 预制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吊环(参见图1、图2),多用圆钢加工制作而成,吊环1’根部预埋在预制混凝土构件2内部,吊环上部突出在构件的表面以便挂钩起吊。它的缺点是:吊环上部突出在预制构件的表面,吊环易受外物、外力碰撞而损坏;又因吊环突出在构件的表面,影响构件的摆放及叠放,对构件的堆放、装车及运输影响较大,增加了构件的生产及运输成本。
又因大多数预制构件重量较大,所以吊环的直径也较粗大,这种情况下若要把吊环内嵌在预制构件内部,要在预制构件上留有很大的空洞,这必然要削弱预制构件的有效截面,影响使用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作工艺简单,使用方便,经济性能好,提高预制构件的堆放及运输等经济性能的吊环群预制混凝土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特征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吊环凹槽,每个吊环凹槽处均设有一个小吊环,小吊环的根部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内,小吊环的上部设在吊环凹槽内,小吊环的顶端不高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表面。
为了进一步实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两个小吊环的根部连为一体成为连体吊环。
为了进一步实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小吊环的顶端低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上表面0-20cm。
为了进一步实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小吊环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
为了进一步实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小吊环的数量为三个及三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吊环群来代替单个吊环,提高了吊环的安全性(即一个吊环失效后,还有其他吊环在起作用)。减少了单个吊环的体积,使每个吊环群中的小吊环都很小,能很好的预埋在砼构件中,其对构件的损失(或削弱)较少。吊环群因预埋在构件的表面下而不突出,各构件能相互堆放、叠放,减少了堆场面积、增加了单车运输数量,有很强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已有预埋吊环吊装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 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七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八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九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十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参见图3、图4),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2,混凝土预制构件2上横向均匀分布两个吊环凹槽3,每个吊环凹槽3处均设有一个小吊环1,小吊环1的根部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2内,小吊环1的上部设在吊环凹槽3内,小吊环1的顶端与混凝土预制构件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实施例2: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参见图5、图6),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2,混凝土预制构件2上横向单行均匀分布三个吊环凹槽3,每个吊环凹槽3处均设有一个小吊环1,小吊环1的根部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2内,小吊环1的上部设在吊环凹槽3内,小吊环1的顶端低于混凝土预制构件2的上表面5cm。
实施例3:一种预埋小吊环群吊装预制构件(参见图7),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构件2,混凝土预制构件2上呈矩形均匀分布四个吊环凹槽3,每个吊环凹槽3处均设有一个小吊环1,小吊环1的根部设在混凝土预制构件2内,小吊环1的上部设在吊环凹槽3内,小吊环1的顶端与混凝土预制构件2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雅琳,未经蔡雅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5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