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437.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佳鑫康乐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厨房用品技术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炉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炉灶市场,尤其是一些饭店或其他的大型商用炉灶的市场,炉头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炉头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厨房的成本核算。设计不合理的炉头在使用的时候,燃料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浪费燃料,提高了成本,某些通风口设计不是太好的炉头,在鼓风的时候,气流在进入炉胆的时候产生相当大的噪音,不利于厨师的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商用炉灶的炉头在使用的时候,燃料空气混合不均匀,效率低;进气口通道不合理,噪声大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炉头。
节能炉头,包括炉体、固定在炉体内的炉胆,将炉体和炉胆顶部连接在一起的挡板,炉胆侧壁开有多排通风孔,燃料管穿过炉体与炉胆底部的燃料出口连通到一起,炉体与炉胆之间还留有通风间隙,进风道开在炉体上通过通风间隙与通风孔连通。本技术方案中,在炉体炉胆之间留有通风间隙,通风间隙将空气进行缓冲,同时均匀的分配到通风孔中,提高了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降低了炉头产生的噪音。
所述通风孔包括直通风孔和斜通风孔两种,直通风孔的中心线指向燃料出口的轴心,斜通风孔中心线与燃料出口轴心偏转一定角度。采用直通风孔将空气吹到燃料中央位置,采用斜通风孔产生涡流,使燃料的混合更加均匀,燃烧效率更高,使炉头在等量的燃料下可以产生更大的热量。
所述直通风孔有三排,分别分布在炉胆侧壁的上、中、下部分,斜通风孔分布在两排直通风孔之间。采用三排直通风孔将空气和燃料进行三次混合,斜通风孔配合直通风孔产生涡流,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采用通风间隙、直通风孔和斜通风孔相互配合,将空气与燃料混合均匀,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节能环保,同时降低了本炉头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的直通风孔的示意图;
图4为图3实施例的斜通风孔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胆;3、燃料出口;4、通风孔;41、直通风孔;42、斜通风孔;5、燃料管;6、通风间隙;7、进风道;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节能炉头,包括炉体1、固定在炉体内的炉胆2,将炉体和炉胆顶部连接在一起的挡板8,结合图2,炉胆侧壁开有多排通风孔4,燃料管5穿过炉体与炉胆底部的燃料出口3连通到一起,炉体与炉胆之间还留有通风间隙6,进风道7开在炉体上通过通风间隙与通风孔连通。
所述通风孔包括直通风孔和斜通风孔两种,参照图3,直通风孔的中心线指向燃料出口的轴心;结合图4,斜通风孔中心线与燃料出口轴心偏转一定角度。
所述直通风孔有三排,分别分布在炉胆侧壁的上、中、下部分,斜通风孔分布在两排直通风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燃料通过燃料管进入炉胆底部的燃料出口进入炉胆中央,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进风道进入炉胆与炉体之间的通风间隙,然后由通风间隙进入通风口。通风口进入的空气在鼓风机作用下急速喷向炉胆内部,与燃料充分接触混合,使燃料在炉胆顶部被点燃后可以充分燃烧。其中,底部和中部的直通风孔的空气喷向燃料出口的中心轴线位置,将气体燃料或气化燃料吹散开,而斜通风孔吹出的气流形成涡流,将燃料进一步混合,使得燃料被多层次,多步骤混合,保证其在燃烧时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内的燃料燃烧的时候,因为通气口的排布合理,燃料混合均匀,燃烧效率高,节省燃料,噪声也远远小于同类商用产品。本实用新型针对商用炉头作出设计改进,改进后的炉头节约能源,降低了噪音,在节能减排,使用寿命上远远超出同类产品。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佳鑫康乐厨房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佳鑫康乐厨房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