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辊吊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294.6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5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滕长富;兴丽;侯利峰;吴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辊吊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运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吊运高速线材导辊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代高速线材产品逐渐向大盘重的趋势发展。为满足产品大盘重的需求,除适当调整坯料的长度外,主要采用增大线材坯料横断面面积的方式来实现。随着坯料横断面面积的增大,高速线材粗中轧区域的滚动导板规格也要相应增大,以便实现对大断面坯料的轧制。为此,滚动导板中的导辊规格随之增大,这样一来就给检修人员吊运及拆装大体积高重量的导辊带来了不便,费时费力,影响导板拆装质量及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辊吊运装置,解决因导辊体积增大、重量加重而造成的检修人员吊运导辊不便的问题,以便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导辊吊运装置主要由一对互相配合的夹持抓手组成,每支夹持抓手的夹持端为弧形,内侧设有皮垫,吊运端为长手柄形,上面设有可供钢绳穿入的吊运端通孔,每支夹持抓手的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通过双头螺母将一对夹持抓手活动连接。夹持抓手与双头螺母之间加入垫片,确保一对夹持抓手实现相对旋转。
所述的每支夹持抓手弧形夹持端的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钉孔,皮垫包裹在内侧边缘上并通过铆钉穿过钉孔将皮垫固定在夹持端,防止吊运时导辊在工具上打滑和由于导辊表面与夹持抓手直接接触而造成的辊面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导辊吊运装置,解决因导辊体积增大、重量加重而造成的检修人员吊运导辊不便的问题,省时省力,提高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避免了吊运时导辊在工具上打滑和由于导辊表面与夹持抓手直接接触而造成的辊面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辊吊运装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辊吊运装置操作示意图。
1-夹持爪手,2-吊运端通孔,3-皮垫,4-双头螺母,5-铆钉,6-钉孔,7-垫片,8-中心通孔,9-导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为了与导辊9形状相配合,将单支夹持抓手1设计为夹持端为弧形与吊运端为长手柄的结构。两支夹持爪手1配合在一起为一组吊运工具。夹持爪手1的吊运端留有可供钢绳穿入的通孔2。夹持爪手1的夹持端内侧边缘设有多个钉孔6。夹持爪手中心部位设有中心通孔8。一组夹持抓手1之间用双头螺母4连接,并在夹持抓手1与双头螺母4之间加入垫片7,可实现抓手间相对旋转。为了防止吊运时导辊在工具上打滑、防止由于导辊表面与夹持抓手1直接接触而造成的辊面磨损,特在夹持抓手1夹持端设置皮垫3。将皮垫3包裹在夹持端内侧边缘上,并通过铆钉5穿过钉孔6将皮垫3固定在夹持端。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一组夹持爪手1夹在导辊9中心处。钢绳的一端穿入通孔2后,钢绳的自由端挂在吊车吊运钩上。起吊后,钢绳在导辊自重、导辊表面与皮垫3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减小了两夹持端之间的张角,使导辊9被牢牢地夹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2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桶专用起吊工具
- 下一篇:深水海底浮块回收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