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9487.X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3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D7/00 | 分类号: | A47D7/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3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儿童床,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的床架、设置于所述的床架上的床布套,座位部与靠背部上包设有布套。有些床架是通过拼装形成的,这种方式在木床上使用的较多,床架是由多块部件构成的,需要使用时,通过螺钉等方式将各部件之间固定在一起。有些床架是通过多根杆件构成的连杆机构,结构较得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儿童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的床架、设置于所述的床架上的床布套,所述的床架是由一块片材切除部份材料而制成的,或者是通过一次成型制作而成的扁平状床架,所述的床架上设置有将所述的床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连接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架包括位于中部的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层周边部的多个折叠架,每个所述的折叠架包括两端部连接在所述的支撑层上的撑脚架、一侧部与所述的支撑层相连接的侧围架,每个所述的撑脚架围设在所述的侧围架的其余三侧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撑脚架之间开有避让凹槽,当所述的床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有的所述的侧围架都向上伸展,所有的所述的撑脚架都向下伸展,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侧围架之间的上连接装置、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的撑脚架之间的下连接装置。
在某些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的撑脚架与相应的所述的侧围架之间形成间隙槽。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层与所述的撑脚架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的支撑层与所述的侧围架的连接处沿着折横方向开设有多个开孔。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支撑层与所述的撑脚架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的支撑层与所述的侧围架的连接处沿着折横方向经过打薄处理。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的撑脚架的自与所述的支撑层相连接处的长度尺寸 b至与所述的支撑层相远离处的长度尺寸 b渐变渐宽。
在某些又一进一步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的侧围架的自与所述的支撑层相连接处的长度尺寸 a至与所述的支撑层相远离处的长度尺寸 a渐变渐宽。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架利用本身的弹性形变性能进行弯曲变形后再通过所述的连接装置连接锁定,使得所述的床架由收起位置转换至展开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床架由一块片材通过冲压或切割而制成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折叠架具有四个,四个所述的折叠架围设在所述的支撑层的周边部,其中每相对的两个折叠架相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的支撑层的两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构思不同的技术方案,由于所述的床架是由一个整体,床架在收起位置下是扁平的,便于携带和运输,利用材料的弹性形变性能将扁平状的床架翻转弯曲连接形成能够供儿童睡的床架,制作简单,使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床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的立体图;
附图2为床架处于收起位置下的主视图;
其中: 1、支撑层;2、折叠架;3、撑脚架;4、侧围架;5、避让凹槽;6、间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儿童床,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收起位置的床架、设置于所述的床架上的床布套,床布套无图示。
床架可以是塑料材质的,也可以是金属材质的,如薄的不锈钢片。床架是由一块片材切除部份材料而制成的,如将一块片材通过冲压或切割而制成的。或者也可以是通过一次成型制作而成的扁平状床架,如注射成型、模压成型等。床架上设置有将床架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连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94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