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706.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霞;杨冬梅;马健芸;郭玉红;胡洋;郎秋枫;陈虹;马凌岚;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患者 固定 肘部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护理物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社会,不断出现脑卒中引发的偏瘫患者越来越多,如何有效避免肩关节假性脱臼的发生,更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利于肢体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已成为医患双方急切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有的简易定位带仅仅能够托臂,而不能够有效托肘,易出现定位偏差,还会造成患者的不适感;同时难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用效果显著的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急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舒适的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带包括双层对应贴合的定位带主体,所述主体前端面呈背心状,后背沿肩部分别对应向下呈交叉带状体,带状体端部分别设有扣眼,与定位带主体下部两侧对应设有的钮扣配合;定位带主体下部间隔低端平行设有定位线,其上部形成手臂插入通道,手臂插入通道单侧下部设有闭合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材质柔软,人性化设计使得患者应用舒适,特别用于脑卒中引发的偏瘫患者,可有效避免肩关节假性脱臼的发生,更有效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利于肢体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同时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用效果非常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带,2带状体,3扣眼,4钮扣,5定位线,6手臂插入通道,7闭合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详述如下:
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该定位带包括双层对应贴合的定位带主体1,所述主体1前端面呈背心状,后背沿肩部分别对应向下呈交叉带状体2,带状体2端部分别设有扣眼3,与定位带主体1下部两侧对应设有的钮扣4配合;定位带主体1下部间隔低端平行设有定位线5,其上部形成手臂插入通道6,手臂插入通道6单侧下部设有闭合段7,以保障肘部定位不会脱出。
所述定位带主体1下部两侧设有的钮扣4分别平行间隔排列。
所述带状体2端部分别设有扣眼3平行间隔排列。扣眼3与定位带主体1下部两侧对应设有的钮扣4配合,以便于调节定位的松紧度。
使用时,将该定位带主体置于患者胸前,将带状体交叉置于患者背后,调节好定位的松紧度,将钮扣与扣眼扣合;最后,将手臂插入手臂插入通道之中即可有效定位。该定位带可起到固定关节、消除水肿的作用,特别是手臂插入通道单侧下部设有闭合段,定位效果更加显著;并且使用方便,不受季节影响,成本很低,患者应用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康复疗效。
该结构设计减少了患者因使用普通吊带造成的定位不准确而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和不适;使患者使用极为方便、舒适,且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用于患者固定肩肘部的定位带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