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提升上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687.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同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同民 |
主分类号: | B66D1/60 | 分类号: | B66D1/6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提升 上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由室外地面运送物料到高层室内的电动提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提升装置受条件的限制,适用范围有限,挂滑轮的支架无法固定,且工作效率低,没有统一的操作标准,操作混乱,无安全保障,危险系数高,所以现在由地面往高层室内运送材料主要靠人工背送为主,但这种人工背送工作效率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运送成本很高,往往运送成本高于物料本身的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电动提升上料机,其技术方案如下:主要由支架、滑轮以及卷扬机组成,所述的支架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其中上支架包括两根并列固定的“U”形支架,两个U形支架一端分别设有同向且平行“U”形支架的悬挂臂,另一端分别连接反向并且垂直“U”形支架平面的固定臂,所述的两个悬挂臂之间固定有上滑轮,;所述的“U”形支架底部连接升降臂,升降臂下端安装升降器。使用时将悬挂臂和固定臂固定在建筑物上,从而形成上支架这种“U形”结构,能够保障物料提升的高度,为室内作业人员把物料拖至室内提供了游摆空间;同时根据实际作业需要可以通过升降器调节支架的高度,而进一步调节作业的空间。
下支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固定臂构成,两个固定臂一端固定与上滑轮配合的下滑轮;所述卷扬机固定在两个固定臂的另一端。即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卷扬机,再顺次穿过下滑轮、上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被提升的物料。
支架为管状支架,重量轻,便于移动和运输;升降器为螺旋升降器,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运送成本,并且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图;
其中1、上滑轮;2、下滑轮;3、卷扬机;4、钢丝绳;5-6、“U”形支架;7-8、悬挂臂;9、螺栓螺母;10-11固定臂;12、横管;13-14、立管;15-16螺旋升降器;17-18、固定臂;19、被提升的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电动提升上料机,主要由支架、滑轮以及卷扬机3组成,支架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两根并列固定的管状“U”形支架5和6,两个管状U形支架一端分别设有同向且平行“U”形支架的管状悬挂臂7和8(二者之间通过螺栓螺母9固定),悬挂臂7和8之间固定有上滑轮1;两个管状U形支架另一端分别连接反向并且垂直“U”形支架平面的管状固定臂10和11,反向设计的固定臂可以防止起重时上支架左右翻滚;“U”形支架5和6底部架设横管12,连接方式可以选用焊接或90°管卡连接,横管12两端分别焊接或90°管卡固定连接两立管13和14,两立管13和14下端分别固定设置螺旋升降器15和16。下支架由两根平行设置的管状固定臂17和18构成,固定臂17和18一端固定与上滑轮1配合的下滑轮2,另一端固定卷扬机3。使用时,将悬挂臂7和8、固定臂10、11、17、18分别固定在建筑物上,即将钢丝绳4一端固定连接卷扬机3,再顺次穿过下滑轮2、上滑轮1,另一端固定连接被提升的物料19,启动卷扬机3后即可实现物料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运送成本,并且安全可靠,且管状支架重量轻,便于移动和运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同民,未经宋同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