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止逆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8303.8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顾天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天罡 |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24C15/20 |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 地址: | 1213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止逆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向阀,特别是一种可安装在排烟道或排油烟机上的烟气止逆阀。
背景技术
住宅用户都是通过排烟道或排油烟机向室外排放油烟气,用户间通常会出现串味、串烟及烟气倒流的现象,尤其采用公共烟道的建筑更为明显。
现有的排油烟机的烟气止逆阀,主要由阀体、设在阀体排气端的阀片组成,当室内气流向阀体运动时,阀片会在压力作用下开启,室内气压减小后,阀片通过自身重力回归关闭状态。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烟气倒灌的问题,但当排烟道内出现负压状态时,阀片仍会在室内压力作用下开启,此时串烟串味现象仍会发生。所以现有止逆阀通常受外力影响封闭不严,止逆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止逆效果好的烟气止逆阀,与现有止逆阀相比,其可靠性更强,应用更为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烟气止逆阀,包括阀体和设于阀体的阀口处的阀片,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阀片与阀体的阀口边缘对应设置磁铁吸附组件,且在阀片上对应阀口设置有密封胶圈。
所述磁铁吸附组件为磁性体。
所述磁铁吸附组件为磁性体和铁磁性材质制件。
所述磁铁吸附组件采用埋置、镶装或嵌装方式固定。
所述磁性体为磁环或磁块,所述铁磁性材质制件为铁圈或铁片。
所述铁磁性材质制件为铁圈且设置于阀口边缘,所述磁性体为一个磁环,所述阀片对应铁圈位置设有环形槽、所述磁环设置于环形槽内。
所述铁磁性材质制件为铁圈且设置于阀片上,所述磁性体为一个磁环,所述阀口边缘对应铁圈位置设有环形槽,所述磁环设置于所述的环形槽内。
所述铁磁性材质制件为铁圈且设置于阀口边缘,所述磁性体为多个磁块且呈环形分布在阀片上与铁圈对应位置。
所述铁磁性材质制件为铁圈且设置于阀片上,所述磁性体为多个磁块且呈环形分布在阀体的阀口边缘与铁圈对应位置。
所述磁块采用嵌装方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阀片与阀体之间增设了磁铁吸附组件,使得阀片与伐体在受到烟道内负压影响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达到严密的关闭状态,显著增强止逆效果,避免了串烟串味、烟气倒流等现象的发生。该止逆阀还可应用于排油烟机的顶端排烟口,也可应用在卫生间排风道上,应用范围广,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1);
图2是图1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对应实施例2);
图6是图5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阀体、2-阀片、3-密封胶圈、4-磁环、5-铁圈,6-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该烟气止逆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阀口的阀片2,阀片2与阀体1的阀口边缘接触面上对应设置磁铁吸附组件,所述磁铁吸附组件采用磁环4和铁圈5,其中铁圈5设置于阀体1的阀口边缘,阀片2上对应铁圈5位置设有环形槽,磁环4嵌装于环形槽内。在阀片2上对应阀口位置设置密封胶圈3,以保证更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该烟气止逆阀包括阀体1和设于阀体1的阀口处的阀片2,阀片2与阀体1的阀口边缘接触面上对应设置磁铁吸附组件,所述磁铁吸附组件采用磁块6和铁圈5,其中铁圈5设置于阀片2上,磁块6为多个呈环形分布并嵌装(或镶装)在阀体1的阀口边缘与铁圈5对应位置,在阀片2上对应阀体1的阀口位置设有密封胶圈3。
实施例3
其中铁圈5设置于阀片2上且对应阀体1的阀口边缘,在阀体1上对应铁圈5位置设有环形槽,磁环4嵌装(或镶装)于环形槽内,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其中铁圈5设置于阀体1的阀口边缘,磁块6嵌装(或镶装)在阀片2上对应铁圈5位置,其它同实施例2。
上述磁环4、磁块6和铁圈5可采取埋置方式分别固定在阀体1、阀片2内。
上述实施例中的铁圈5也可用磁环或磁块代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天罡,未经顾天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3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