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166.8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7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祝利涛;李玉贵;王武魁;刘勇;咸士玉;王进强;许佩霞;陈延伟;韦中山;曾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6B5/00 | 分类号: | E06B5/00;E06B7/16;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用可 移动式 救生 开启 应急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属于矿用救生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煤矿行业关于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应设置应急逃生口,保证在救生舱舱门无法正常开启的情况下救援人员紧急营救遇险人员的需求。
当矿难发生时,井下环境非常恶劣,可能伴有瓦斯泄露或爆炸,空气中可能会有大量粉尘。当爆炸发生时,矿井发生塌方等事故致使救生舱舱门以外打不开,直接影响避险人员逃生或营救。同时在整个避险过程,必须保证舱体整体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的灾变环境要求。
救生舱直接与外界接触的舱门必须满足密封、抗爆、抗冲击、耐高温等要求,否则在矿难发生时会直接导致救生舱失效或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进入舱体内,危害避险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作为一种应急使用装置,必须满足操作简单、使用可靠,方便外界救援人员打开该装置进行避险人员的救援。
现有的救生舱门大多是从外部打开,如果人在舱内主动要出舱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操作简单,抗暴、抗冲击性强,耐高温的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包括:舱体、门、压紧螺栓及把手,门通过压紧螺栓固定在舱体上,所述门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门与舱体相接触的圆周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门内的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罩,所述压紧螺栓与门之间设置有挡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门采用压紧螺栓紧固,保证门的加紧定位及密封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中密封条采用耐高温密封条,保证高温情况下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压紧螺栓与门之间设置有挡圈,保证密封条的抗暴,抗冲击性。
4、本实用新型中门与舱体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罩,减少高温对舱内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为舱体,2为门,3为压紧螺栓,4为把手,5为密封条,6为保温隔热罩,7为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外开启式应急逃生门,包括:舱体1、门2、压紧螺栓3及把手4,门2通过压紧螺栓3固定在舱体1上,所述门2外侧设置有把手4,所述门2与舱体1相接触的圆周上设置有密封条5,所述门2内的舱体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热罩6,所述压紧螺栓3与门2之间设置有挡圈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操作时,救援人员将压紧螺栓3取下来,利用把手4将门取下,同时取下保温隔热罩6,对舱内遇难人员实施救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阅读压书装置
- 下一篇:隔断门装置及采用该隔断门装置的环境试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