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角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7982.7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豊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F13/16 | 分类号: | B42F13/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崔钢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转角扣装置,借由操作转角扣而得以控制活页夹其开口的开启或关闭,如此能避免让资料由活页夹开口掉落的不慎情况,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实用新型。
背景技术
纸本文件是各行各业中沟通或保存资料不可或缺少的物品之一。纸本文件使用上虽然方便,但在携带或保存时,因纸张本身质地柔软,容易被折拗或破损。而且文件数量较多时,则是需要使用活页夹加以保护以利携带。借由活页夹将纸类文件妥善保存,以便让使用者在整理或取用时能更有效率及系统,并可减少文件受损的情况。
四方形L型夹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收纳的文件用品,其是由塑料片对折制作而成,于其中两相邻侧边以热压贴合方式形合密合状态,成为L型夹两相邻的封闭侧,另两相邻侧边则为开口侧,如此形成一个呈倒L型的开口。
利用L状的封闭侧,使L型夹具有收纳文件的能力,而利用呈倒L型的开口,则使文件的存放与拿取变得十分容易。因此,L型夹被广泛的使用在文件的收纳,使用者将文件放在L型夹里,不仅达到保护文件的目的,也让收取者容易与其它文件分隔,不致混淆。基于上述使用情况,L型夹已成为现今世界上在文件传递过程中,被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收纳文件用品。
然而上述L型夹内的文件很容易从开口边掉出,造成资料遗失、整理困难等缺陷。特别是在L型夹内收纳稍多文件时,稍多文件会朝L型夹内侧两边撑开进而撑大开口,使得L型夹无法有效夹持收纳文件,进而导致文件容易从开口处脱落。因此传统L型夹遭遇收纳稍多文件上会有使用上不便利之处。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L型夹遭遇收纳稍多文件时容易有掉落、整理困难等不便利缺陷,进行相关的产品开发,借由本发明人累积于该项产业多年的实务与经验,而终于创作出一种「转角扣装置」,解决现有活页夹所而临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转角扣装置,其得以卡扣活页夹的转角,而令活页夹其转角的相邻两侧无法完全开启,即活页夹开口无法完全打开,所以不会有活页夹内资料因掉落后所衍生的整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角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页夹,其具有一开口,并于开口相邻的转角内设有一穿扣孔;
以及一转角扣,其一端具有一固定片,且固定片固设于活页夹设有穿扣孔的相反侧,而转角扣另一端具有一跨越转角的活动片,且活动片设有一穿设卡抵于穿扣孔孔缘的穿扣部。
据此,由活动片的穿扣部穿卡或脱离穿扣孔,以达活页夹限制开口的开启或关闭,而能避免资料轻易由活页夹开口掉落出,达成本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
本实用新型『转角扣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技术特征,其中:
1.该活页夹设有穿扣孔的相反侧设有一长条孔,而固定片设有二侧向扣,该固定片的侧向扣穿设长条孔朝两侧缘卡扣定位。
2.该活动片对应转角设有一闪避通口。
3.该固定片与活动片之间相连接有一连接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得以卡扣活页夹的转角,而令活页夹其转角的相邻两侧无法完全开启,即活页夹开口无法完全打开,所以不会有活页夹内资料因掉落后所衍生的整理的问题,成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转角扣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角扣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资料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扣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角扣与活页夹的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纳较多资料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全开式活页夹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活页夹 11开口
12转角 13穿扣孔
14长条孔 2转角扣
21固定片 211侧向扣
22活动片 221穿扣部
222闪避通口 23连接段
3资料 4活页夹
41开口 42转角
43穿扣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美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