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975.7 | 申请日: | 201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3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超 |
主分类号: | A01D34/02 | 分类号: | A01D34/02;A01D34/13;A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收割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类机械,尤其涉及到一种对于山区秸秆类农作物的收割具有较大的成效,可以改善农村山区靠镰刀收割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多功能收割机。
二、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收割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联合收割机和稍小一点的单一功能的收割机,收割机的出现无疑是大大能提高了农作物的收割效率,但对于山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基本上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成效。因为收割机体积庞大、笨重,对于在交通不便,山路陡峭的山区作业都望尘莫及,所以那里依然处于“牛耕刀割”的时代。另外现有的收割机大部分都是针对于耕地集中,一次可耕作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带作业,对于山区农村零星分布的耕地无法高效率作业甚至无法作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适应山区环境的收割机。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收割机体积庞大,行动不便,在坡地及山区无法正常作业的不足,满足山区农民对自动化、高效率收割农作物的需求的多功能收割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行走机构和收割机构二部分组成,所述行走机构是由手扶机架、两个辅助行走的车轮以及车轮轴组成,车轮轴固定安装在手扶机架底部,左右两个辅助行走的车轮套装在车轮轴两端的球轴承上,车轮采用框架形结构,手扶机架的前端设置了连接收割机构的设有定位槽的悬挂臂。所述收割机构是由悬挂式可调节机架、曲轴盘、主刀架、固定刀片、活动刀片、跟刀架、跟刀架连接块、T形连接块、摆杆组成,主刀架与悬挂式可调节机架之间采用螺钉固定,T形连接块可绕自身轴做圆周运动,其轴分别穿过曲轴盘和悬挂式可调节机架上与其配置的孔后用卡簧固定,曲轴盘的轴穿过悬挂式可调节机架的固定臂的轴孔后也通过卡簧固定,并可绕其轴旋转,跟刀架的滑柄穿过主刀架的滑槽后与跟刀架连接块之间采用螺钉压紧,保证跟刀架可以在滑槽内自由滑动,摆杆套在跟刀架连接块的轴上,可绕轴转动,另一端穿过T形连接块的轴孔,当工作时可以在轴孔内滑动,固定刀片通过螺钉均匀固定在主刀架前端,活动刀片则通过螺钉固定在跟刀架的前端,随着跟刀架一起沿着主刀架的滑槽方向做往复运动,与固定在主刀架上的所有固定刀片产生相对运动。所述固定刀片和活动刀片刃口部分均为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特殊合理的结构设计大大减轻了整机重量,使其机动性增强;悬挂式的结构使其可以完成不同高度的收割(例如可以只收割稻穗、麦穗、修剪草坪等);精简了的机构方便其维修和加工;特殊的车轮设计减小了整机行走时的阻力,使其同通过性更强,适应性更强。具有制造成本低,可以成为家庭型机械。这些特点对于实现在道路条件较差的农村及山区作业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山区的农民真正的体验到科技进步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是国家施行科技兴农战略的进一步体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递机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走机构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手扶机架,2、8为车轮、3为悬挂式可调节机架、4为曲轴盘、5为主刀架、6固定刀片,7为跟刀架、9为活动刀片、10为跟刀架连接块、11、12为T形连接块、13为摆杆、14为车轮轴。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超,未经陈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