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污水处理的过滤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7245.7 | 申请日: | 2012-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00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葛永昌;贺瑞卿;肖馥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永昌 |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1110 北京市通州***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造纸 污水处理 过滤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造纸污水处理的过滤器,属于环境与资源污染防治水处理技术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国家策略。造纸工业是我国工业用水和排水的大户,从节水的角度来看,造纸工业污水具有两重性:既是污水,同时又是某种意义上的水资源。但是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功能有限,尤其对于钛白粉添加剂的过滤处理非常差,使得造纸污水处理后使用率极低,很难达到中性水的硬性指标和处理效果。实现造纸工业污水处理再利用,对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造纸污水处理的过滤器,其特征是由自动三通阀、进水管、电控箱、过滤层、过滤器罐状壳体构成;其中自动三通阀设置在进水管中,成左右对称结构装有2个;进水管下部底端内置在过滤器罐装壳体底部内侧并向两边延伸,成倒“T”型,上部终端部位位于过滤器罐装壳体顶部内侧;电控箱与过滤器罐装壳体外部顶端进行连接;过滤层设置在过滤器罐装壳体内部,位于进水管下部底端与上部终端之间,由无机覆膜过滤层、堆积介质过滤层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此装置过滤层上半部分无机覆膜过滤层由无机覆膜剂 形成,下半部分堆积介质过滤层由砂、砾石、木炭和硅藻土等颗粒状物料及工业滤纸形成;通过无机覆膜过滤层处理后的造纸污水再经过堆积介质过滤层进行二次深度过滤,提高了过滤造纸污水的纯净度;其中无机覆膜剂是由电控箱内部的控制系统根据处理造纸污水的需要进行间歇性投加,从而降低了造纸污水处理成本,最终实现造纸污水过滤处理后的回收再利用。
目前此过滤器通过我公司不断研发、改进、完善技术已趋于成熟、使用安全、可靠,若是同时使用多个过滤器进行连体过滤,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一种用于造纸污水处理的过滤器
1.自动三通阀;2.进水管;3.电控箱;4.无机覆膜过滤层;5.堆积物料过滤层;6.过滤器罐状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造纸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过滤设备之前,需在堆积介质过滤层5上表面覆有无机覆膜剂形成的无机覆膜过滤层4,目的是防止堆积的过滤介质板结和设备部件产生附着膜;当造纸污水通过无机覆膜过滤层4时,水中的悬浮物被截留在无机覆膜过滤层4的表层,经无机覆膜过滤层4过滤后的造纸污水再经由堆积介质过滤层5进行二次深度过滤。当过滤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由电控箱内部的控制系统根据处理造纸污水的需要进行间歇性投加,在无机覆膜过滤层4的表层被截留的悬浮物不断增加,造纸污水通过量降低,进出水压差 增大,自动三通阀1自动关闭进水阀门,由电控箱3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对此过滤器进行内部清洗操作,其中清洗为自动清洗,当此过滤器接到清洗信号时,与清洗相关的自动三通阀1的其它阀门自动打开,进入清洗操作,其中自动清洗时间为3min/次,清洗水量80L/次。当需要延长清洗时间时,可以手动设置清洗按钮即可,清洗结束后无机覆膜过滤层4截留的污染物随过滤废水冲洗排出,经由堆积介质过滤层5进行二次深度过滤后的造纸污水由自动三通阀1中左侧自动三通阀的出水口经导管排出,最终实现对造纸污水过滤处理后的回收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永昌,未经葛永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梳机上的辊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流量可控的双组份复合纺丝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