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装配的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6741.0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9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廖勇;张俊荣;李建林;陈友如;田芸;赵亚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121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推力 型球头 套管 组件 装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装配工艺及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装配的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推力杆广泛应用于装有空气悬架的豪华客车和双桥或多桥平衡悬架的重型载重汽车上。汽车推力杆用来保持车桥位置的相对固定,用来传递汽车的纵向力或横向力。推力杆除传递汽车纵向力或横向力外,还可传递其他各方向的力和力矩,以保证车轮和车身(或车架)之间有确定的运动关系,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能。
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的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装配方法是采用两次热铆合装配来完成。第一步,将第一根套管组件插入中频加热线圈,启动中频加热炉加热套管;第二步,将加热好的第一根套管组件插入铆接专用工装,闭合油压机,使推力杆V型球头与第一根套管组件铆合在一起;第三步,将V型球头限位座旋转180°,并固定好;第四步,将第二根套管组件插入中频加热线圈,启动中频加热炉加热套管组件;第五步,将加热好的第二根套管组件插入铆接专用工装,闭合油压机,使推力杆V型球头与第二根套管组件铆合在一起。汽车推力杆的副球头有偏转角度的产品,在装配时需借助其他辅助定位的限位座来完成。分两次热铆合,很难保证V型球头两边受到的力相同,导致两边偏转的角度不一致,使得合格率降低。
因此,如何保证V型球头两边受力相同,以提高铆合后的推力杆的合格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装配的工装,以提高铆合后的推力杆的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装配的工装,将所述V型球头的两个触头分别与两根所述套管组件套接,该工装包括:
下底板和上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在动力装置上的安装孔;
用于限制所述V型球头运动的V型球头限位装置,所述V型球头限位装置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
用于限制套管组件的副球头运动的副球头限位装置,所述副球头限位装置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布置在所述V型球头的两个所述触头的延长线上;
其型腔与所述套管组件配合的轧制模具,所述轧制模具的型腔内设有与所述触头的外波纹相配合的内波纹,所述轧制模具的个数为两个,且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触头处,所述轧制模具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的下轧模和设置在所述上板上的上轧模。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V型球头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的连接板和用于支撑V型球头限位销的限位座,且所述限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V型球头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孔。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V型球头限位装置还包括用于加强所述限位座强度的肋板。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V型球头接触的弹性复位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副球头限位装置包括:
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的定位板;
用于固定所述套管组件的副球头的定位立板,所述定位立板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且所述定位立板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副球头的定位孔;
用于将所述副球头固定在所述定位孔内的定位件。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定位件为双螺纹螺杆螺母或快速夹钳。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定位立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触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所述定位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与所述触头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还包括用于所述上轧模和所述下轧模合模的导向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的导柱和设置在所述上板上的导套。
优选地,上述的用于汽车推力杆的V型球头与套管组件的工装中,所述下底板和所述上板均为梯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67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刀芯卷笔刀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密闭区域的测量器件的在线更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