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6533.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鑫中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01 | 分类号: | H01R11/01;H01R11/09;H01R4/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连接器,特别是一种适合电力系统使用的导线与导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常用的导线与导线连接器由一个两侧设有内圆弧翻边的下夹板,一块外侧设有内凹圆弧面,内侧为缺口圆筒体的第一上夹板、一块外侧设有内凹圆弧面,内侧为一个与第一上夹板缺口圆筒体配合的圆柱面的第二上夹板和紧固螺栓组成。经使用发现,现有的这种导线与导线连接器一直存在这样的缺陷:其一是第一上夹板与紧固螺栓上的垫圈接触面太小,夹紧后容易产生滑动,影响第一上夹板和第二上夹板两侧对导线的夹紧力,甚至产生松脱;其二是下夹板的厚度比较单薄,常在施工时被折断;其三是下夹板两侧的内圆弧面比较光滑,夹持性差,容易产生滑动,所有为些都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产生事故。这正是已有连接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导线与导线连接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夹持力好,不容易断裂的导线与导线连接器。
上述任务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一种导线与导线连接器,包括有下夹板、第一上夹板、第二上夹板和紧固螺栓,其改进之处是:在第一上夹板内侧缺口圆筒体的上端设一个平台,所述的下夹板的厚度至少不小于8毫米,在下夹板两侧的圆弧内翻边内设有若干条纵向齿形凸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上夹板的平台的宽度以8~10毫米为好,太小作用不明显,太大亦无必要。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措施后,由于在第一上夹板与紧固螺母下面的垫圈的接触处是平台,大大提高了接触面积,增加了摩擦力,有效地防止第一上夹板转动,保证导线连接的牢固性;而增加下夹板的厚度,至少不小于8毫米,可避免了在施工过程中板断下夹板的事故发生;此外,在下夹板两侧的内圆弧面上设有若干条纵向齿形凸棱,大大的增强了对导线的摩擦力,使导线不容易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增强了对导线的夹持力,有效地避免导线脱落的事故发生,亦彻底解决了下夹板断裂问题,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一种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器,包括有下夹板1、第一上夹板2、第二上夹板3和紧固螺栓4,其特征是:在第一上夹板2内侧的缺口圆筒体上端设有一个平台5,下夹板1的厚度至少不小于8毫米,在下夹板1两侧的内圆弧内翻边内设有若干条纵向齿形凸棱6。
在实施时,所述的第一上夹板2的平台5的宽度以8~10毫米为好,一般为8毫米,其中一实施例的下夹板厚度为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鑫中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鑫中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6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塑转换接头
- 下一篇:变压器油箱的高压套管法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