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458.6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1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祺生 |
主分类号: | F24C3/08 | 分类号: | F24C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国平 |
地址: | 528427 广东省中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器带多个导 气管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燃气灶,包括面板、左燃烧器、右燃烧器和锅支架,所述左、右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内火盖和外火盖,所述炉头包括内火盖座、外环混气腔、内引射管和外射管,分火器上端面上的外环气槽与外火盖扣合;面板上有左、右燃烧器伸出孔。存在问题是:
1.锅煮沸时,液体易流入底壳内,清洁不方便。
2.由于传统的炉头和燃烧器连体造成接触面积大导致吸走部分热量,造成热效率低。
3.空气流速慢,造成燃烧不安全,有害气体排放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它可以有效地防止液体流入底壳内,提高热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包括面板、左燃烧器、右燃烧器和锅支架,所述左、右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内火盖和外火盖,所述炉头包括内火盖座、外环混气腔、内引射管和外射管,分火器上端面上的外环气槽与外火盖扣合;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面板上有一个内火盖座的伸出孔和环绕内火盖的伸出孔的至少二个导气管孔;
所述外环混气腔的顶部有沿圆形均匀分布着至少二个出气孔;
所述分火器的下端面有沿圆形均匀分布的至少二个进气接口;
还包括至少二个法兰,
所述法兰设置在出气孔上,法兰的接口穿过面板上的导气管孔与螺母螺合,法兰的接口与进气接口插接,所述分火器的下端面与面板之间有间隙;所述内火盖座穿过面板上的伸出孔,内火盖座上的点火针座支撑面板,面板上还有与伸出孔相通的点火针伸出槽;
或者外环混气腔的顶部支撑面板,导气管孔与出气孔的轴线重合,法兰设置在面板上,螺栓穿过法兰的法兰盘、面板与外环混气腔的顶部螺合,法兰的接口与进气接口插接。
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相邻二个进气接口之间的分火器的下端面呈弧形。
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右燃烧器的分火器的外环气槽有沿径向向圆心延伸的凸槽,凸槽与外环气槽连通;所述进气接口贯通外环气槽和凸槽处的外环气槽的底板;
所述右燃烧器的外火盖有沿径向向圆心内延伸的下开口的凸盖,凸盖与外火盖的内腔连通;所述凸盖上有燃烧火缝贯通凸盖的顶板和外火盖的顶板,并与外火盖外周向壁上有燃烧火孔连通;
凸盖与凸槽扣合。
所述的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凸盖的顶板与垂直板处倒直角,燃烧火缝贯通倒角处。
本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由于采用这样结构,螺母与法兰的接口螺合,螺母与面板紧密贴合,可以防止液体经面板上的导气管孔进入底壳内,消除了现有技术存在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燃烧器带多个导气管的燃气灶,包括面板1、左燃烧器2、右燃烧器3和锅支架4,所述左、右燃烧器包括炉头5、分火器6、内火盖7和外火盖8,所述炉头5包括内火盖座51、外环混气腔52、内引射管53和外射管54,分火器6上端面上的外环气槽61与外火盖8扣合;内火盖7与内火盖座51扣合。
所述面板1上有一个内火盖座的伸出孔1A和环绕内火盖的伸出孔1A的四个导气管孔1B;
所述外环混气腔52的顶部有沿圆形均匀分布着四个出气孔521;
所述分火器6的下端面有沿圆形均匀分布的四个进气接口62;二个进气接口62之间的外环气槽61内有隔板63,形成分段供气。保证燃气燃烧充分,减少二氧碳排放。
还包括四个法兰9和四个螺母10,
所述法兰9设置在出气孔521上,法兰9的接口91穿过面板1上的导气管孔1B与螺母10螺合,法兰9的接口91与进气接口62插接,螺母10支撑进气接口62;相邻二个进气接口62之间的分火器6与面板1之间的间隙构成二次空气通道;所述内火盖座51穿过面板1上的伸出孔1B,内火盖座51上的点火针座511支撑面板1,面板1上还有与伸出孔相通的点火针伸出槽1C。
法兰9的法兰盘92与外环混气腔52的法兰用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祺生,未经张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板圆规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模板划线刀上的上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