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047.7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章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 | 分类号: | B60N2/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排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购车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价格因素外,人们越来越注重汽车的安全、舒适、科技含量等,消费者往往将汽车的舒适性列为购买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座椅包括座椅泡沫总成和座椅面罩总成,传统座椅泡沫总成与座椅面罩总成的装配方式主要采用“C”型钉方式紧固,员工装配面罩总成时耗费时间多且装配过程中易损耗材料,一旦钉子没装配到位,这些钉子将报废,事实上一车副座椅的装配往往要报废好几十颗“C”型钉,更重要的是将报废的钉子取下时还会降低返工的效率,可以这么说传统的面罩包覆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设计者对座椅造型的想象,约束了他们的思维;传统的面套包覆方式也限制了汽车行业在高效、精艺方面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座椅泡沫总成和座椅面罩总成装配,装配效率高的汽车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泡沫总成(1)和座椅面罩总成(2),所述座椅泡沫总成(1)的中部设有凹槽,在该凹槽中设有尼龙下扣(3a),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的内表面设有与泡沫总成(1)上的尼龙下扣(3a)对应的尼龙上扣(3b)。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座椅泡沫总成的中部开凹槽,凹槽中装尼龙下扣,在汽车座椅面罩总成内表面也设尼龙上扣,这样,在装配时,只需要将面罩套上,用手轻轻按一下面罩,便能将面罩和泡沫固定在一起,省去了“C”型钉,装配更容易快捷,装配效率高。并且本实用新型将尼龙上扣和下扣分别设置在座椅面罩总成和泡沫总成的中部,而不是沿着泡沫总成的边缘设置,这样在装配的时候可以避免还没有装好的情况下,面罩总成和泡沫总成上的尼龙搭扣粘贴在一起,影响装配进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座椅泡沫总成和座椅面罩总成固定得更牢固,所述泡沫总成(1)的中部设有“m”形凹槽,在该“m”形凹槽中分布有尼龙钩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尼龙粘带,所述尼龙粘带也呈“m”形分布,将凹槽设成“m”形,在凹槽中分布尼龙钩带,同样面罩总成上也设置上“m”形尼龙粘带,使得面罩和泡沫之间的连接面积大,连接得更牢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了使得座椅泡沫总成和座椅面罩总成固定得更牢固,所述泡沫总成(1)的中部设有“m”形凹槽,在该“m”形凹槽中分布尼龙粘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的内表面对应设有尼龙钩带,所述尼龙钩带也呈“m”形分布,将凹槽设成“m”形,在凹槽中分布尼龙钩带,同样面罩总成上也设置上“m”形尼龙粘带,使得面罩和泡沫之间的连接面积大,连接得更牢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制造成本低,方便面罩总成和泡沫总成的装配,装配效率高,返工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罩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泡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主要由座椅泡沫总成1、座椅面罩总成2和尼龙上扣3a、尼龙下扣3b等部件组成,所述座椅泡沫总成1的中部设有“m”形凹槽,在该“m”形凹槽中分布尼龙下扣3a(尼龙钩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的内表面设有与泡沫总成1上的尼龙下扣3a对应的尼龙上扣3b(尼龙粘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上的尼龙粘带也对应的呈“m”形分布。
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主要由座椅泡沫总成1、座椅面罩总成2和尼龙上扣3a、尼龙下扣3b等部件组成,所述座椅泡沫总成1的中部设有“m”形凹槽,在该“m”形凹槽中分布尼龙下扣3a(尼龙粘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的内表面的中部设有与泡沫总成1上的尼龙下扣3a对应的尼龙上扣3b(尼龙钩带),所述座椅面罩总成2上的尼龙钩带也对应的呈“m”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宏立座垫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0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