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缠绕式等静液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4990.6 | 申请日: | 201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0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薛家华;邵予坤;贾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2/00 | 分类号: | B30B12/00;B30B1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李艳 |
| 地址: | 2154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缠绕 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等静液压机,尤其涉及一种缠绕式等静液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缠绕式等静液压机,通常采用一个气缸驱动上端盖移动,根据杠杆原理,这就会造成上端盖左右两侧的压力的不平衡,而导致上端盖与缸体之间的密封不严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缠绕式等静液压机,更平稳的将上端盖放置在缸体上。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案是一种缠绕式等静液压机,它包括:机座;供油装置,具有一供油通道;缸体,所述缸体固定设置于机座上,所述缸体内放置有待加工工件,所述缸体的内腔与供油装置的供油通道相连通;机架,活动地设置在机座上;机架驱动装置,所述机架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机架相对机座运动;上端盖以及上端盖驱动装置,所述上端盖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上端盖与所述缸体的上部可脱离的连接,所述上端盖驱动装置包括分别位于上端盖的前后两侧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用于同步驱动上端盖相对机架移动;下端盖,所述下端盖设置在缸体的下部,所述下端盖与所述机座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垫块以及垫块驱动装置,所述垫块驱动装置用于垫块放置在上端盖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缸体和上端盖呈圆柱形,所述上端盖与缸体的上部相连接时,上端盖的轴线与缸体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线上。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的工作行程大于下端盖向下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与所述缸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供油装置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该缠绕式等静液压机密封性好,工件成型质量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座;2、供油装置;21、供油通道;3、缸体;4、机架;5、机架驱动装置;6、上端盖;7、上端盖驱动装置;71、第一气缸;72、第二气缸;8、下端盖;9、复位弹簧;10、垫块;101、垫块驱动装置;11、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缠绕式等静液压机,它包括机座1、具有一供油通道21的供油装置2、机架4以及机架驱动装置5、上端盖6以及上端盖驱动装置7、下端盖8、垫块10、垫块驱动装置101。
机座1中设置有缸体3,缸体3与供油装置2的供油通道21相连通。供油装置2用于向缸体3中填充液体以增加缸体3中的压力。供油装置2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压力控制装置。当压力检测装置检测到缸体3中的压力超过负荷时,就会通过压力控制装置进行卸荷。
活动地设置在机座1上机架4以及机架驱动装置5,机架驱动装置5可驱动机架4相对机座1移动或转动。机架4可滑动连接地设置在机座1的导轨上,机架驱动装置5可驱动机架4沿导轨的延伸方向滑动。机架4可转动地铰接设置在机座1的转轴上,机架驱动装置5可驱动机架4绕转轴的轴线方向转动。
上端盖6以及上端盖驱动装置7,上端盖6滑动地设置在机架4上,上端盖驱动装置7包括分别位于上端盖6的前后两侧的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同步驱动上端盖6相对机架4沿纵向移动,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作业之前,上端盖6位于缸体3的上方,当第一气缸71和第二气缸72带动上端盖6相对机架4移动时,上端盖6与缸体3的上部相连接,上端盖6封闭住缸体3的内腔。
下端盖8,下端盖8设置在缸体3的下部,所述下端盖8与所述机座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的工作行程大于下端盖8向下移动的距离。
垫块10以及垫块驱动装置101,垫块驱动装置101用于将垫块10放置在上端盖6的上部。垫块10抵住上端盖6,防止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缸体3内部的压力提升造成上端盖6的失效。
优选地,缸体3和上端盖6呈圆柱形,所述上端盖6与缸体3的上部相连接时,上端盖6的轴线与缸体3的轴线处于同一条线上。这样上端盖6承受到的压力也更加平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科林除尘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4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