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捣振动梁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124572.7 | 申请日: | 2012-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政;齐广周;刘国清;叶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9/38 | 分类号: | E01C19/38 |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领域,具体说就是一种可以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振动梁。
背景技术
现今在运用小型机具进行混凝土路面的铺筑施工时,需要使用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然后再用振动梁进行整平压实。但是,很多时候由于工人工作经验不足或者主观失误,使得工人在使用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漏振,或者振捣深度不够导致振捣不均匀,致使混凝土路面产生蜂窝麻面现象,进而使得路面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另外,振捣和整平压实是分两个步骤分别使用振动棒和振动梁进行的,而他们的交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耗费了人力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振动梁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振捣振动梁,包括:钢管1,角钢5,钢管1和角钢5之间用连接件2相连,连接件2上设置有振动器3,角钢5上设置有振动杆组件4。
所述的钢管1为无缝钢管或焊接管。
所述的角钢5上有多个卡槽10。
所述的连接件2为多件。
所述的振动杆组件4包括:螺栓8穿过垫片9上的孔7装在角钢的卡槽10内,振动杆和螺栓8相连。振动杆组件为多件,振动杆组件间的距离通过螺栓8在卡槽中可以调节。
所述的振动器为现有技术,是市场上销售的振动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前排固定了一排振动杆的振动梁是这样实現的:首先,可以通过固定在前排角钢上的振动杆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振捣,由于振动杆是直插入混凝土中,且和角钢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可以通过调节振动杆和角钢、两邻近振动杆(不易大约500mm)之间的相对位置对振捣的效果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振捣振动梁的优点是:很好的解决了由于工人的振捣经验不足、主观失误造成的混凝土局部漏振、振捣不密实的情况。同时,由于采用了振动杆和振动梁一体的改进形式,将振捣和平整压实合为一个工序,在前排振动杆进行振捣完成后,后排振动梁立即就克进行整平压实,这也有效的降低了人工和时间的使用,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振捣振动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振捣振动梁的左视图。
图3为振捣振动梁的A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图3,本实用新型振捣振动梁,包括:钢管1,角钢5,钢管1和角钢5之间用连接件2相连,连接件2上设置有振动器3,角钢5上设置有振动杆组件4。
所述的钢管1为无缝钢管或焊接管。
所述的角钢5上有多个卡槽10。
所述的连接件2为多件。
所述的振动杆组件4包括:螺栓8穿过垫片9上的孔7装在角钢的卡槽10内,振动杆和螺栓8相连。振动杆组件为多件,振动杆组件间的距离通过螺栓8在卡槽中可以调节。
实施实例
在越南冒溪2×220MW燃煤火电厂项目的场内临时道路施工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使用小型机具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振捣经验不足、工作失误等原因,在进行混凝土路面的振捣时存在振捣不密实、局部无振捣的情况,在靠近路边一面,拆模后有严重的蜂窝麻面的现象,而且由于工人工作效率低下,振捣完成后再使用振动梁进行平整压实,往往一次振捣平整压实大约耗费30分钟左右,影响了混凝土路面的浇筑速度以及后续工作的进行。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采用改进后的振捣振动梁,不仅解决了人工振捣中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振捣、平整压实同步进行,使得施工的时间也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左右,在提高了浇筑质量的同时,还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4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