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能穿刺引流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4064.9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赵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穿刺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肝肾囊肿、急性肾积水、尿潴留、胸腹腔脏器积液穿刺引流的万能穿刺引流针,该穿刺针可以快速穿刺入积液腔内进行引流,而且还可以向腔内注药,达到治疗的目的,效果非常理想。
背景技术
单纯性肾囊肿在肾囊性疾病中最常见,当前医学水平还没有治疗肾囊肿的特效方法,若囊肿逐渐增大则会影响肾功能,常需行穿刺引流术,国外学者在1981年介绍了将95%酒精反复注入空囊内灌洗,则囊肿复发率低,但反复穿刺可能面临感染问题,一旦发生感染将很难治愈。而肝囊肿也存在同样问题,当囊肿增大危及肝功能时将面临必须要手术的风险,而囊肿穿刺引流术就可避免开腹手术的风险,但需要反复穿刺,而现在的穿刺设备没有专门用于该类疾病的穿刺针,反复穿刺也有感染风险。急性肾积水与急性尿潴溜均属于临床急症,若处理不当会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后果非常严重,然而急性肾积水需开腹手术解除肾积水原因后症状才会缓解,而急性尿潴留需急诊导尿,这对于基层医院来说难度相当大,且一些尿潴留患者导尿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专门的器械,如何对这些病人就近施救一直困扰着基层医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在临床工作中针对肝肾囊肿、肾积水、尿潴留等疾病缺乏专用穿刺设备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能穿刺引流针。该穿刺针可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入靶器官或病变,可留置多日,经引流管反复注药或持续引流,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带来的风险,而且也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因为操作简单,非专科医生同样可以操作,为急症的早期治疗提供了抢救时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塑料穿刺针管内设有一枚钢制穿刺针芯,针芯内为空心,可通过尾端引流管接口连接注射器进行边抽吸边进针。穿刺针管尾端旁侧设有一斜开口连接一软质引流管,引流管末端连一个三通阀,作为控制引流和注药的开关。穿刺针管头端设有一枚球囊,该球囊与穿刺针管尾端球囊通过充气管相连,充气管末端是充气口,可通过充气口向球囊内注射气体。充气口和穿刺针管末端内部均安装有单向橡胶活塞,可阻止气体或液体漏出。穿刺针管侧壁上设计有刻度线,便于控制穿刺深度。穿刺针管尾端有一固定翼可以将穿刺针管固定于术区皮肤。穿刺针管分为硬质和软质塑料管,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穿刺针管长度有10cm、12cm、15cm不同规格,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根据影像学检查或物理检查确定需要穿刺的深度,从而选择适合长度的穿刺针管,穿刺针管侧壁上的刻度线可明确告知医生穿刺的深度,避免伤及深层的器官和组织。穿刺时尾端引流管连接的注射器可以边抽吸边进针,当有液体抽出时表明进入积液腔,可以防止穿刺过度。穿刺成功后拔出穿刺针芯,用注射器通过充气口向球囊内注入少量气体便于穿刺针固定,用丝线将固定翼固定在皮肤,从而可以达到双重固定,避免穿刺针滑出积液腔。引流过程中如果出现堵管现象可以用针芯通管。该穿刺针管置入腔内后可留置多日,无需反复穿刺,不仅达到了治疗目的,而且降低了感染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该穿刺引流针是一次性使用,可以防止交叉感染。该穿刺针还可用于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疾病的治疗。
该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疗效极佳,容易在基层医院及各个科室推行,使各科室人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操作,为一些急症处理争取了抢救时间,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带的保护套侧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带的旋冒侧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附带的多用途接口立体视图。
图中1.穿刺针管,2.穿刺针芯,3.穿刺针管上的刻度线,4.穿刺针芯尾端,6.穿刺针管尾端接口,5.尾端球囊,7.固定翼,8.头端球囊,9.三通阀,10.引流管,11.引流管尾端接口,12.充气口,13.保护套,14.旋冒,15.螺旋接口,16.多用途接口,17.橡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中,根据影像学或物理学检查测量穿刺深度后,选择合适长度的穿刺针管(1),然后将带有穿刺针芯(2)的穿刺针管置入积液腔内,穿刺针管上的刻度线(3)可以明确穿刺深度。引流管尾端接口(11)连接一个注射器,打开三通阀(9),边进针边抽吸,当有液体抽出时表明已经进入积液腔,随后拔除穿刺针芯,穿刺针管尾端接口(6)因有橡胶塞保护,故引流液不会从尾端流出。拔出针芯后,注射器通过充气口(12)向球囊内注入少量气体,因两枚球囊相通,故尾端球囊(5)可以反映头端球囊(8)的充盈度。用丝线将固定翼(7)缝扎于皮肤上进行固定。引流管尾端接口(11)与螺旋接口(15)连接后,橡胶管(17)可连接各种引流袋。置管成功后需将旋冒(14)旋盖于穿刺针管尾端接口(6),以防逆行感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4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注射器
- 下一篇:芯棒平移输送装置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