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行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833.1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0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迟晓刚;王锋;陈大相;徐庆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0 | 分类号: | B41J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2642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行 打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商业、金融领域常常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单行的打印数据,例如,银行柜台在收到支票时,需要在支票背面打印背书信息,如背书人姓名、身份证号码,或者单位信息等;又如,在商场、超市等零售场所,售货人员开具销售小票,顾客持销售小票至收银台交费,收银台完成收费后,需要在销售小票上打印一行已收款信息作为凭证,然后顾客持该小票至售货人员处领取商品。
现有的单行打印装置包括相隔预定距离平行设置的打印垫板和打印头,打印时,将打印介质插入在打印垫板与打印头之间,打印介质位置固定,打印头沿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同时在打印介质上完成打印。
这种单行打印装置存在的问题在于,只能由打印头沿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完成单行打印,无法适应打印位置调整、或者打印两行的打印需求,因此适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打印头沿打印介质的宽度方向移动时能够打印双行的打印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行打印装置,包括介质通道、沿介质通道宽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的打印头、以及与打印头相适配的打印垫板,并且还包括:可动限位件,具有位于介质通道中的止挡位置和退出介质通道的避让位置,位于介质通道中的打印介质择一地保持在介质通道纵向第一位置或与可动限定件的止挡位置相对应的介质通道纵向第二位置,其中,沿打印介质插入方向,介质通道纵向第二位置和介质通道纵向第一位置在打印头或打印垫板的下游依次排布。
进一步地,上述介质通道纵向第一位置设有固定限位件,固定限位件包括沿打印介质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固定支撑臂。
进一步地,上述可动限位件可摆动地设置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上述可动限位件包括沿打印介质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的至少两个活动支撑臂。
进一步地,上述至少两个活动支撑臂固定在同一支撑轴上,支撑轴的一端设有摆块,另一端设有操作件,摆块和机架之间或者活动支撑臂和机架之间设有使可动限位件择一地保持在止挡位置或避让位置的弹性元件。
进一步地,上述介质通道的一侧的支撑板上设有容纳各活动支撑臂的长槽,长槽的两端分别与止挡位置和避让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上述长槽沿打印介质的插入方向延伸,长槽的两端位于介质通道纵向第一位置的上游和下游。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件包括扳手。
进一步地,上述操作件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凸轮,凸轮的边缘与摆块上的突出轴抵接接触。
进一步地,上述可动限位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行打印装置,通过设置可动限位件调节打印介质在介质通道内的纵向位置,使打印头可在打印介质上打印第一行和/或第二行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行打印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单行打印装置相比,通过调节打印介质在介质通道中的纵向位置,能够适应不同的打印需求,适应性更强。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可调限位组件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可调限位组件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可调限位组件的可动限位件位于止挡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可调限位组件的可动限位件位于避让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行打印装置打印的票面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双行打印装置的可调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印机构 2驱动机构
3可调限位组件 4固定限位件
8机架 81左支架
82右支架 11打印头组件
12打印垫板 13导向组件
131导向轴 132支撑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